2019年2月10日 星期日

【讀書】李黎《昨日之河》

Readmoo分享書連結:昨日之鑰

這本書是在板橋捷運站的行動圖書館一時興起借的,裡面有幾篇文章之前我備課的時候看過了,總體讀起來還是非常喜歡。(她的文章收錄在翰林版國中國文課本〈孩子的鐘塔〉,以及高中國文課本〈愛之淚珠〉。在教學要用到之前我有讀過她的書,但沒有特別感覺,備課之餘額外去找來看之後,覺得這個人很有意思。)

李黎的家庭背景和我有點類似,她的父母親是來自江蘇的士大夫之後(祖籍安徽),父母親之間是表親關係。而我的祖父母是安徽的士大夫之後(祖籍江蘇),祖父母之間也是表親關係。全家人逃難來台,移居鳳山(現在劃歸高雄市)之後因為父親的公務員身分,一家人暫住在發配的日式建築裡,書中大約有一半左右篇幅的故事,就是紀錄她在鳳山度過的十歲以前時光。而我穩定交往中的男友老家也在鳳山,看著書中的敘述,一邊想著跟男友走過的街景,就覺得那些場景離我並不遠。

這本書的主題其實是「童年」,對於李黎來說,童年的人事物其實與往後發生的種種現象有所聯繫,並不只是「小時後發生的事」。她在書的後記中寫道:「童年什麼時候永遠終結呢?對我來說,是當世上最後一個帶你走過整個童年、扶持你成長的人永遠離去,你的童年不會再延續,不會再有追挽,印證,或者來自另一個人的記憶分享......。直到那時,童年真的是永遠永遠消逝,不留任何餘地的終結了。」

從影響家族命運的對日抗戰、國共內戰、以及之後的大逃難寫起,她的童年在百般矛盾中落腳於台灣南部的鳳山小鎮,失去所有家產的小家庭在父母親、奶奶的努力下重新生根,並逐漸跟台灣的人事物建立起連結。李黎寫她的鄰居、她的同學、奶媽、畫家師傅,寫她童年時的觀察和奇想,寫各種小事物。可以從她的文字中感覺出來,她對國民黨的統治有許多不滿,敏銳地察覺到當時社會氛圍中的壓抑與矛盾,但是她沒有選擇用大的命題或政治語言談論這些矛盾,而是選擇從小故事中揭露矛盾,展現人性的那一面。例如寫到「國語政策」,她觀察到國小校園裡奉命懲處「說方言」的人,但是「日語」算不算方言?連老師們都一天到晚「說方言」,又該怎麼辦?

這種看待人事的態度,可能正是她後來的政治選擇的遠因。

李黎小小的家中隱藏了不少秘密,如奶奶當初拋夫隨子來台,藏了滿腹對爺爺的怨懟;又如她自己的身世,藏了二十多年,直到到了美國之後,才由朋友對她揭露──你不是你父母親生的。(細節就請大家看書吧:D)

這種仿若當年流行的爛俗小說情節,卻真實的降臨在李黎身上,雖然驚訝,但她倒也坦然地理解了這一切,並且更加敬重自己的「父母」。在文革結束之後,她回中國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建立了與家鄉的親人的連結;但是這時候的李黎,因為在美留學時參加保釣運動而被列入黑名單,不能也不敢回台灣(她的家)。李黎寫母親來美國看她,寫母親漂泊的一生,最後老人家選擇落腳上海,有了讓自己安心的小窩,得以終老。讀到這裡,我在想,出生在中國、成長在台灣、安家在美國、回中國尋根的李黎,到底認為自己的「家」在哪裡呢?

從「當下」(2019)的語境來說,李黎的生命經驗和她的選擇並不容易被台灣「太年輕」的讀者理解。用粗暴的角度來看,她就是個仍然養尊處優的大小姐,在五零年代成長起來的台灣人中間,誰有機會從小畫國畫、寫毛筆字?哪個父親去完美國出差,給女兒帶一大箱雜誌,甚至陪著女兒學英文?而被台灣這塊土地餵養了十幾年,為什麼最終選擇離開台灣,甚至死後魂歸大陸?(或許每年仍然回台灣看醫生用健保?)

然而,我覺得在閱讀過程中冒出的這些粗暴問題,正顯露了這本書可貴的地方。很多人都忘記了當年的社會氛圍,「國民黨」是作為什麼樣的存在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而在國民黨背後,對於「戰爭」的恐懼,又是如何影響了至少兩代人的生活。

對於李黎來說,這本書的意義可能是她探索自己的過去、追尋童年、懷念長輩們;但是對於我來說,這本書是理解台灣社會1950~1970前後的社會生活的鑰匙之一。我認為這本書可以取代(或者接續)常作為中學生推薦讀物的林海音《城南舊事》、琦君《紅紗燈》,為女性觀點的日常文學作品補上一塊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