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漫談〈蠍子文化〉



這篇文章前面提到侯文詠搭計程車時的感受,他看到計程車司機在車陣中衝來衝去,其他的車子也是,認為這是「整個交通車水馬龍,塞得一塌糊塗,彷彿都在喊著,錢,錢,錢......」侯文詠在這裡暗示了,他認為當時之所以會有那麼嚴重的塞車,是因為「所有的駕駛都很自私」,而這反映了當時的時代氛圍和文化。從這一點出發,他開始抨擊當時的教育體制以及社會的競爭邏輯。這就是〈蠍子文化〉這篇文章想傳達的內容。

但有趣的是,如果回想當年發生了什麼事,你就會知道他說的不太對,缺乏整體社會的結構觀。

當年(應該是1980年代末)恰逢台北市的「交通黑暗期」,台鐵地下化、捷運建設,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交通建設,讓台北市的主要道路長期施工,每次出行都得塞車。在這樣的情況下,交通規則管理下的「正常交通」早已失靈。其他不那麼要求速度的駕駛或許還可以耐著性子慢慢開,但是客人要求速度的計程車司機就只能盡量「橫衝直撞」了。侯文詠在文章中暗示,與其大家一起橫衝直撞,倒不如大家一起慢慢開,還比較有可能緩解交通的亂象。

侯文詠在這篇文章裡認為,計程車和其他駕駛的這種行為,跟「蠍子文化」一樣,都是一種自私自利的「非理性行為」。因為大部分的人從小在教育體制及社會上,不斷接受「愛拚才會贏」的邏輯,長大之後就算明知道合作才能創造更好的結果,也仍忍不住耍小手段,咬噬他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所有「舊時代的美好善意與守望相助的關懷」都將被破壞。他絕望地寫道「誰來救救我們?也救救這些蠍子?」

──咳,嗯。

身為一個讀過社會所的人(以及馬克思的信徒?),知道結構的力量大於個人的力量,看似不理性的行為背後多半有個可解釋的理性原因。這個交通混亂的問題很明顯無法依靠眾多駕駛的「個人道德」來改善,他如果再等十幾年,等這些建設都完工了,就算個別駕駛再不遵守交通規則、橫衝直撞,也不會再出現當時那麼可怕的塞車景象。

而教育體制的問題也是,當初的金字塔型升階結構(國小100國中80高中職60大學10)加上沒有良好的就業引導配套措施,本來就是按照「競爭邏輯」運作的。教育普及之後,加上一些適當的引導,競爭的「蠍子文化」在當今的校園裡其實已經減輕了不少。

比較奇妙的是,選這篇文章的老師/教授腦袋裡在想什麼?他對於現在的中學校園的想像是什麼?期待是什麼?




相關連結:

侯文詠〈蠍子文化

王志弘(碩士論文)《流動、論述與權力--台北『交通黑暗期』與KTM的分析

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讀書】冷戰諜魂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這本是勒卡雷的名著之一,看之前我就一直在想自己到底會不會喜歡他的作品?看完(其實有幾個章節沒有仔細看)之後的答案應該是否定的,不是說勒卡雷不好,而是我不太喜歡他選擇的立場與描述事情的方式。

在這本之前我看過《諜影行動》(鍋匠裁縫士兵間諜)的電影版和小說,那時候是為了看BC演的彼得‧貴倫,加上好友的推薦。《諜影行動》是一個複雜的反間諜戰的故事,而這本《冷戰諜魂》成書於此之前,算是個劇情比較簡單的故事。

利馬斯是個中年的老情報員,在西柏林經營多年的情報網被東德的情報頭目穆恩特破壞,在困局之中英國情報局的頭目「老總」找上他,希望故意安排他被東德策反,好設計陷害穆恩特。利馬斯故意過了幾個月行屍走肉的生活,最後被情報局一腳踢出來,在一個小圖書室當職員。他在圖書室認識了女主角麗姿並與她交往(大叔與少女!),利馬斯曾經刻意地與她保持距離,但麗姿仍然接近他的內心到十分深的地方。時候到了,利馬斯刻意攻擊雜貨店老闆,被關進監獄三個月。出來之後,東德情報局的人跟他搭上線,低於穆恩特一階的費德勒(是個猶太人)與他討論英國情報局的細節。利馬斯十分投入他扮演的角色,恰如其分的探詢穆恩特作為英國特務的證據。但就在此時,穆恩特也對費德勒的調查行動展開控訴,認為利馬斯是英國人用來陷害自己的陰謀。利馬斯有點憂慮,但是費德勒堅定的相信他們有勝算。到了秘密法庭,麗姿竟然出乎意料地出現在那裏。身為共產黨員的麗姿受邀到東德來分享經驗,但其實是穆恩特誘騙她來作為證實利馬斯是英國特務的鐵證。庭審結束後,費德勒被處決,利馬斯和麗姿卻意外的被穆恩特放出來。麗姿什麼都不清楚,利馬斯卻搞清楚了──這是英國情報局的「老總」下的一盤大棋,他的任務不是輔佐費德勒陷害穆恩特,而是除掉費德勒,讓身分快暴露的穆恩特得以「洗白」,繼續作為安插在東德情報機構中的英國棋子。他們倆人順利地逃到柏林圍牆邊,在翻牆而出時,麗姿卻被子彈打死了。喬治‧史邁利在牆的那一側等著利馬斯過來,利馬斯卻回頭跳向東德那一邊,主動迎向自己的死刑。

目前我看過的兩本勒卡雷的小說都是講間諜與反間諜的主題,我不是很喜歡這個與情報本身有所脫離的主題,太過後設而具哲學意味。如果把事情想得太深入就會像利馬斯一樣變得絕望而虛無,最後迎向自己的死亡。如果利馬斯一開始就打算做個「行動派」,不打算把整盤棋局想清楚,他就不應該讓自己投入得那麼深,以至於看清棋局時那麼絕望。(這也是利馬斯不如喬治‧史邁利的地方)

為什麼利馬斯會對麗姿沉溺得那麼深?他們明明認識的時間不長,也沒有什麼承諾,利馬斯也明確的知道自己應該跟她保持距離,但看到麗姿的那一刻,他還是崩潰了。他跟老總千叮萬囑,絕對不要把麗姿牽扯進來,老總卻違背他的意願而行。但是,在那之前的之前老總早就安排好了,麗姿不過是活動布景中的一部分,利馬斯應該要知道的,從走出老總辦公室的那一刻起,任務就開始了。讀著讀著,我們忍不住會想,利馬斯跟麗姿以及所有情報員都一樣,只是老總手上的棋子嗎?老總是否連他的個性也計算進去,不打算讓他回來?

有些人讀過之後,認為利馬斯在柏林圍牆上,決定轉身躍入東德的領地,是他作為間諜的人性展現。因為他終於知道事情的真相,寧可坦然面對死刑,與麗姿死在一起;也不願意以成功的間諜身分回「家」,繼續冷酷慘澹的情報員生涯。我倒是覺得,利馬斯不見得有那麼愛麗姿,只是他辛苦那麼多年的情報網以及他自己的職業生涯,竟然只是上級交易情報的代價,這帶來的仇恨與疲憊感可能比男女情愛還要更深。

麗姿在書中哭喊著費德勒是個好人,穆恩特是個殘忍的法西斯份子,不應該犧牲費德勒。利馬斯粗暴的打斷她,「你在發什麼牢騷?這不就是你們的黨的目的嗎?」啊,是的。在巨大的理想和烏托邦機器之下,個人的犧牲毫無意義,個人品性的好壞也毫無意義。奇怪的是,如果對人性價值的肯定正是當時西方社會和東方社會最大的差異,在冷戰那麼多年之後,那些差異已經漸漸消失了。抹滅利馬斯和麗姿的價值的,不是共產社會,而是民主的英國。

「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

利馬斯應該是要懷疑自己的價值,走向自我毀滅也不足為奇。但是只有在一片虛無之中,失去自己的個性與人性之後,還能繼續從事這個職業,才能成為喬治‧史邁利或者老總那樣的情報操盤者吧。

我的Readmoo:從冷戰中歸來

【讀書】身為職業小說家




這本《身為職業小說家》是村上春樹的隨筆散文集,都是討論跟寫作有關的文章。台灣在今年(2016)一月搭著國際書展的熱潮推出,不過我買了就放了兩個月,直到昨天才讀完。

我從大學時期才開始讀村上春樹,一開始是因為當時的男朋友是村上迷(我覺得他的個性很像《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的男主角),加上高中時有略翻過《海邊的卡夫卡》,幾個月內貪婪了讀了很多本他的小說。此後隔了幾年,直到研究所時他寫《1Q84》才又回憶起來。這幾個月則是因為在任教的學校圖書館看到贈閱的《1Q84》,重讀了一次,又開始懷念村上,才買了這本他的新書。

認真說起來,我應該不算村上迷吧。不過除去「迷」的成份,緩慢地讀他的文字,倒是起了不少治療的作用。直到去年真的認識、且喜歡上一個喜歡慢跑、吃沙拉的出版社編輯,並且嘗試調整自己的生活,才真正理解「如果村上春樹活在我的生活周遭」大概會是什麼情況,也不再把台灣人喜歡拿來揶揄的「村上春樹主角式假文青」當一回事了。除去其他有的沒的,只管印刷文字之間的交流就好了。

回到這本書。《身為職業小說家》這本書是村上春樹的散文集,講的就是村上如何開始創作小說、寫東西的時候在想什麼、受到什麼東西的影響之類的,這幾年累積起來的文章集合成的書。整體來說並不是很有趣,如果對文學創作沒有興趣,也不是他長期的讀者的話,應該會覺得很無聊的一本書。我一直覺得村上逐漸邁向老年之後,創作小說的能量有逐漸枯竭之勢,不過散文倒是寫得越來越清楚了,各種感覺和思考的文字轉換率很高。

他有提到太聰明的人不適合當小說家,相反的,腦袋轉速比較慢的人,可能比較適合。還有,他的創作模式是養成固定的生活習慣,暫且隔絕資訊與人際交流,忍受孤獨的寫著。我很羨慕那樣的人,我自己的語言轉換率很低,很多想寫的東西沒辦法有耐性的寫出來,不過或許我正在追求類似的生活方式也不一定。

我沒有打算為這本書做摘要,總之呢,這本書就是村上春樹討論他自己的創作歷程的隨筆散文集,放在手邊偶爾拿起來讀一讀,蠻好的。

我的Readmoo:只為了書寫,只為了讀

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

【影集】紙牌屋House of Cards漫談(1~3季)





這部風靡全球的美劇,我前幾年就聽說了,但一直沒有找出來看。總之因為第四季上映,又成為Netflix訂戶,就拿出來看。跟其他朋友的經驗很像,開始看之後停不下來,很快就把前三季看完了。至於第四季我想等一等再看,一方面消化一下劇情,一方面覺得梗可能用得差不多了?

網路上討論這部影集的文章很多,我就我自己看完的心得隨便講一講就好。【紙牌屋】描述主角法蘭克‧安德伍(Frank Underwood,也有人稱他為木下)如何運用心計奪取權勢,第一季的劇情從他為總統輔選成功開始,雖然輔選有功,但總統卻「忘恩負義」的不願意給他國務卿的位置,法蘭克在震怒之下立好了綿密而複雜的復仇計畫。第一季完結時,法蘭克成功的安排自己中意的國務卿上位,成功的換掉副總統,自己成為副總統。到了第二季,重點放在法蘭克作為副總統,如何影響總統的作為,最後有技巧的取而代之。到了第三季,沃克總統辭職之後,不經過人民投票就成為總統的法蘭克,開始必須在缺乏民意和政黨支持的情況下執政,嘗試做出一些政績,好換取兩年後總統大選的門票。剛上映不久的第四季就是接續著談法蘭克參選第二任總統的歷程,對照著目前正在進行的美國大選,有不少趣味之處。

從主題來看,這部影集講的是民主政治中的權力鬥爭,但是對應到我們比較熟悉的主題,其實是「宮鬥劇」。【紙牌屋】主要從主角法蘭克‧安德伍的視角來看事情,他也常常「打破第四面牆」跟觀眾對話,如此一來主角和觀眾之間不知不覺建立了「共同體」的感覺,儘管從客觀事實上我們知道他是個壞人,但在主觀情感上卻很難討厭他。法蘭克確實是壞人,但看到後來卻常讓人感到迷惑,他努力追求權勢是為什麼?表面上看似每個行為都是完美計算,但是他做這些事的真實動機是什麼?長期的偽善表演,讓周圍的人搞不清楚他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我自己還蠻常看國際新聞的,對於民主政治中的「不民主」運作也有一些認識,在看這部劇的時候一直想到相對應的新聞時事,感覺還蠻有趣的。紙牌屋只有第一季真的讓人比較「入戲」,後面的劇情常常讓人感受到角色性格的不一致,有些劇情單純是為了劇情安排。沃克總統和法蘭克取而代之之後的表現,都有點像歐巴馬的處境,儘管總統本人有想法、想推動改革,卻受困於美國成熟/腐敗/僵化的政治體制,只能從很表面的地方著手。歐巴馬本人被稱為「跛腳」,儘管本人的政治魅力十足,但他個人的政治理念在很多方面是推不動的,比如新的教育法案、全民健保、跟共產國家的和解等等。看到沒有核心理念(至少劇中表現是如此)的法蘭克操弄國會推動各種政策,就可以感受到現實中歐巴馬的無力。在最近的美國大選中有許多名嘴談起「素人崛起」、「對華盛頓的不信任」等等,有一部分應該是對這種狀況的憤怒。

劇中另外一個重點是對法蘭克漢克萊兒這對夫妻的感情的描寫,但這部分的描寫充滿了謎團和誤會。(其中一個謎應該是我不知道為什麼克萊兒可以迷倒這麼多人)第一季的法蘭克對著觀眾說,他愛冷酷美艷的克萊兒,如同鯊魚愛鮮血。他事實上也是這樣做的,克萊兒(與美國高層政商名流互動密切)的NGO事業幫他做了不少工作,他也為克萊兒穿針引線,要來不少捐款和方便。法蘭克認為兩個人的關係是對等的,然後他正在說服克萊兒,可以一起經營、走向更高的地位。他是這樣以為的,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克萊兒展現出來的性格充滿了矛盾,在NGO時期,她是充滿智慧的領導者,儘管有些政策缺乏人性,但決策都充滿遠見。她親切而具說服力,可以找到許多與自己合作的人。克萊兒「為大局著想」的政策多半跟法蘭克有關,比如開除一半的組織成員、開除和自己合作愉快的夥伴等。她沒有說出來,但她處理這些決定並不像法蘭克那麼決絕,事後還是時不時想起這些被她影響的人。進入白宮之後,克萊兒的角色變得有些奇怪,劇情沒有很好的處理她的理想和她事業的關係,劇情安排她模仿現實中的希拉蕊‧柯林頓,在白宮有自己的辦公室,運用自己曾被強暴的經歷,推動女性權利相關的法案。從淨水事業的環保運動到女權運動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按照克萊兒的劇中設定,她其實是頗父權的角色,表面上看起來走著「希拉蕊路線」,但實際上是更臣服於丈夫的權威,這樣的轉折一直讓我覺得很奇怪。到了第三季的聯合國大使事件就更奇怪了,身為觀眾,我看不出來克萊兒到底是「不具備擔任大使的能力」還是「卡在第一夫人與聯合國大使之間的無力」。我不知道她為什麼要擔任大使,也不知道為什麼她說「I'm leaving you」,然後在之後的第四季劇情中跑去選參議員。這個角色太奇怪了,看不出她內心的「核」到底是什麼。

(先寫到這裡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