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9日 星期六

【教學】武漢肺炎時期可以放的紀錄片

雖然我的任教科目並不是生物或健教,但是面對影響生活如此巨大的疫情,保持關注以及對人群反應的觀察也是很重要的。利用剛開學,大家對意興闌珊不太想上第八節的時刻,選擇播放一部SARS紀錄片,搭配簡單的學習單,讓大家思考疾病對於公眾生活的影響,以及個人在這樣的浪潮中的感受。

教學上的思考點:

◆武漢肺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尚在傳播中,目前對於這種病毒的了解有限,傳播途徑尚未完全查明,沒有疫苗、沒有確定的解藥,但是可以從與他類似的幾種病毒及疾病推測。在病毒學上引發COVID-19的病毒被稱為SARS-Cov-2,武漢肺炎與SARS、MERS屬於同一病毒家系,經常被拿來相提並論。綜上所述,決定選擇介紹SARS的紀錄片做教學使用。
◆自古以來人類就不斷與疾病戰鬥,疾病也影響了戰爭、政治、生活方式、審美觀......等方面。文學的發展也和流行病有很大的關係,比較有名的例如薄伽丘的《十日談》(黑死病)、卡謬的《瘟疫》(鼠疫)、馬奎斯《愛在瘟疫蔓延時》(霍亂),中文的《紅樓夢》女主角林黛玉得了肺結核,明代散文家歸有光在〈先妣事略〉中也有提到,自己母親娘家因為瘟疫的關係死亡大半,家族沒落。
◆適合高中生閱讀,半科普、半故事性,和瘟疫有關的讀物是以下幾本:
致命廚娘:不要叫我傷寒瑪麗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跨物種傳染病侵襲人類的致命接觸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經典讀物)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 (台灣人類學家劉紹華著,這本的故事性比較強,比較易讀)

課堂播放紀錄片:

課堂播放影片:《SARS追追追》(片長50分鐘)
影片介紹:公共電視台,SARS追追追
片源:YouTube
優缺點:由於現在的高中生沒有經歷十七年前的SARS,不知道病症的特性和傳播方式,聚焦在院內感染和公眾反映的「和平風暴」及系列紀錄片並不適合。(除非另外進行介紹)
這部紀錄片是英國Chanel 4拍攝的,的主軸是放在SARS如何從廣東、香港傳播到加拿大,隨著傳播過程的發展介紹病毒特性、病徵、傳播方式、各地醫院的反應、政府的應對措施以及受隔離者的心理反應等。介紹得很全面,科普性也不錯。
唯一的缺點就是,由於這部紀錄片拍攝的時間比較早,當時還未查明SARS病毒的來源是由蝙蝠→果子狸→人類,片中推斷可能是由雞鴨或豬隻身上的病毒造成傳染的資訊是錯誤的,需要附註說明。
另外由於拍攝年代比較早,整體節奏比較慢,某些類似的論點不斷重複出現。現在學生習慣快節奏,大約30分鐘之後有些學生會睡著。

搭配教材

資料講義(部分班級沒有使用,有點浪費紙,可用電子閱讀)
簡單的學習單(高中生大約15分鐘可寫完,回家功課一天交)



2020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讀書】天橋上的魔術師

書籍資料:
作者: 吳明益 
出版社:夏日出版 
出版日期:2011/11/3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80元

公視最近拍攝(尚未上映)的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以吳明益的小說為本,紀錄1961~1992年間曾經存在於台北西門町中華路上的中華商場的故事。

因為最近影集即將上映,高還原度的片場是否多保留一陣子等討論,讓我對這本書燃起了興趣。逛書店的途中順手把這本書帶了回來,花了幾天的時間讀完了。

中華商場並不曾存在我的記憶裡,等我跟西門町熟稔起來的時候,已經是【西街少年】的時代了。看著臉書上比我年長的朋友如數家珍般的懷念文,感覺真的很遙遠。或許可以有一點類比的回憶是我小學時對面的商場大樓,放學的時候穿過雜亂的商場可以節省五分鐘的時間,裡面賣著各式零食、電動,對於小學時的我來說充滿了神秘的吸引力。也有各式各樣奇特的傳聞,諸如幫派、毒品,年幼的我們其實分不太清楚現實與幻想之間的差異(例如遲到的路上看到臉色蒼白的年輕女人正在食用一袋糖,幼時的我認為她一定是吸毒的),但這些都隨著商場拆除、改建、又拆除、又改建而消失了。

我想中華商場也許就像這樣吧,我抱著這種心情讀這本書。

張大春在推薦序中提到這本書是「結構精嚴」的故事,貫穿整本書九個故事的是中華商場天橋上擺攤賣藝的流浪魔術師,有時候他是故事的主要人物之一,有時候他是不起眼的小配角,有時候他融合在背景中,不仔細看就難以發現。除了魔術師之外,不同故事中的角色會分別在別的故事中出現,在上一個故事生龍活虎的主角,到了下一個故事才發現原來幾年之後他的命運這麼慘。這種寫作手法有一點《儒林外史》(以「儒林」貫串,人物交錯出現)的味道。

吳明益的小說是那種留白得恰到好處的故事,有明確的故事性,卻又不把話得太死,讓你自己去猜這個故事到底在說什麼。這幾個故事多少都帶有一些魔幻色彩,例如魔術師的「真的魔術」,在廁所裡畫的直通九十九層的電梯,會跑走的石獅子,透明的金魚,住在商場天花板的貓,打破霓虹燈之後流出有顏色的光。在偏向寫實的故事描述中加入一些帶有寓言意味的事物,讓整個故事的層次更加豐富。

在這一連串的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唐先生的西裝店〉這一篇,雖然這篇沒有魔術師,但是有貓。唐先生三十多歲時流浪到台灣,開了一家西裝店,故事中六十多歲的他溫文爾雅,有時候會讀英文書,西裝店也是商場中少數有裝門的店家。作為故事敘事者的「我」是個七八歲的小孩,在躲貓貓的過程中闖入唐先生的西裝店,偶然發現了唐先生店裡的天花板上竟然住了一隻貓,優雅的長毛白貓,被唐先生視為戀人或孩子般寵愛。貓不親近人,除了唐先生跟住在隔壁的「我」和「哥哥」之外,從來沒有人看過她,有人接近就一溜煙似的躲進天花板裡。

「我」家曾經是舊書店,後來改成賣牛仔褲,「哥哥」長大成人後繼承了服飾店的牛仔褲生意,在店裡的天花板也撿到了一隻貓,逐漸養馴了,但也不親人。隨著長大成人逐漸疏離的兩兄弟,因為貓又有了共同話題,也因為貓想起了唐先生。唐先生的貓後來消失了,貓走了之後一年,唐先生也走了。貓就叫「貓咪呀」,沒有另外取名。其實,這是個蠻外省味的稱呼呢。

人與人之間的交集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羈絆也沒有那麼深厚,像現在,我跟我爸媽和我弟交集最多的話題,好像也是我的貓。

這本書的每個故事仔細讀都挺有意思的,但是畢竟我沒有經歷過中華商場的那段時光,只能當作老照片看吧。之後或許會去開放之後的片場參觀一下,總覺得好多前輩在敘述中華商場的時候,是用一種類似談論香港九龍城寨的口吻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