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漫談高中教材】龍應台〈獨立宣言〉

這半年在準備教師甄試考試,重新閱讀國高中六年的國文教材。儘管距離我讀高中的時候已經超過十年了(自曝年齡),但是教材本身的變動並沒有太大。以國中來說,大約有60~80%的課文內容與以前是相同的,高中則是80~90%。差異最大的部分是現代文學的選讀,各個版本差異蠻大,一方面顯露出出版社的選文價值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學校裡流行的「主流價值」。

今天來聊聊龍應台的這篇文章,被收錄在南一高中國文第一冊第一課的〈獨立宣言〉。

文章可以參考這裡:龍應台〈兩代之間〉

-------------------------------------------------------------------------------

這篇文章被放在高一的第一課,其實是篇很妙的文章。

龍應台寫長信給自己的德國混血兒子安德烈,告訴他面對他的成長和獨立意識,她有多麼的不適應,以及想辦法學習新的溝通方式。安德烈希望自己母親不要管太多,好好地把自己當大人看,用對大人的方式跟他對話。

龍應台想到另一個兒子飛利浦告訴她的觀察心得:「華人老按輩分看人,不把長大的孩子當人看。」她回想了一下,好像真的是如此,華人父母連要不要上廁所都要問、生病看醫生都要代為回答。龍應台認同兒子的看法,接著把她跟兒子的衝突上綱到「亞洲文化」(或華人文化)與「歐洲文化」的衝突去了。

文章的結尾是龍應台在上海度過與兒子難得相聚(但各自生活)的一個月,寂寞的在夜色中與兒子告別,心裡還掛記著「不要幫兒子收拾髒衣服,讓他們真正獨立」。



-----------------------------------------------------------------------------

就課文本身來看,就是個典型的大中華文化教養出來的「開明父母」的焦慮文,但我覺得更有意思的是「課本」如何詮釋與再現這篇文章。

南一給的教學建議裡希望老師歸納文章中的「代際衝突」與「文化衝突」,要學生反省病換位思考,在自己逐漸成長的同時,怎麼好好地跟父母溝通、相處。

文中的「亞洲文化」和「歐洲文化」的衝突,只要稍有國際觀的學生都可以看出來這是個偽命題,龍應台其實是把自己的焦慮轉嫁到文化衝突之上。無論在哪個國家其實都有代際衝突,亞洲的父母可能總體來說控制慾較強,但本質上這個問題每個家庭都會遇到,把自己放在「亞洲」這一端,兒子放在「歐洲」這一端,其實是個蠻奇怪的作法。

---------------------------------------------------------------------------

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課本截掉不錄的安德烈的回信,課本沒收錄他的回覆真是太可惜了。

面對龍應台的長篇大論,他是這麼回的:

親愛的MM,
別失落啦。晚上一起出去晚餐如何?下面是美國有名的音樂製作人描寫他跟鮑布.倫和倫的媽一起晚餐的鏡頭:
跟倫和他媽坐在一起,我嚇一跳:詩人倫變成一個小乖。
「你不在吃,小鮑比。」他媽說。「拜託,媽,你讓我很尷尬。」
「我看你午飯就沒吃,你瘦得皮包骨了。」
「我在吃啊,媽,我在吃。」
「你還沒謝謝製作人請我們吃晚餐。」
「謝謝。」
「嘴裡有東西怎麼講話,他根本聽不懂你說什麼。」
「他聽懂啦,」倫有點帶刺地回答。
「別不乖,小鮑比。」
MM,你覺得好過點了吧?
                                                     安德烈

-----------------------------------------------------------------------------------

我要對安德烈比個讚,這個回覆太妙了,瞬間化解龍應台的大命題。
(鮑布‧倫即Bob Dylan)

------------------------------------------------------------------------------------------


除了親子問題之外,龍應台本人的社會地位也是個值得深入討論的議題。她本人崛起於台灣1980年代的民主浪潮之中,名篇〈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是針對當時「沙士有毒」(參考維基百科: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列表)的食安問題給予回覆的時評文章,因而成為「知名知識分子」、文化人。之後憑藉文名成為台北市文化局長和文化部長,不過任期都不長,實際上到底做了多少事也有待商榷。我個人的看法是認為她做得不好不壞啦,有帶一些資源進入文化發展,但其功績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由於她自己的大中華文化認同,以及遊走世界的生活方式,近年來她花了很多時間生活在中國、做跟中國有關的事。她參與了2006年中國的冰點事件,因為她以及其他作家的文章超過了共產黨政府所能容忍的「紅線」,中共中宣部很快的把這個《中國青年報》附屬刊物關掉。龍應台當年曾寫公開信給當時的國家主席胡錦濤,但有如石沉大海,沒有獲得任何回應。

在經濟快速騰飛的中國,自由民主的浪潮正在醞釀,但是中共政府不允許這樣的浪潮,極力壓制民間力量的發展。如果從1989年的六四事件算起,壓制民間的做法已經持續將近三十年了。龍應台的文章最為人詬病之處,正是她總是「看不見房間裡的大象」,從來不把政府體制或制度的問題當成問題,而是希望從文化的角度移風易俗,「改變操作政治的人的想法,而非改變制度」。這種公共參與態度跟中國文化傳統中士人的態度頗為接近,但是在現代民主社會,思想的改變是放在文化溝通交流之下自然而然產生的,必須要先在制度規劃上保障每個人的自由與人權,才有可能讓這些交流無障礙的進行下去。

當今中國社會裡,「夭折的龍應台們」可多了,他們是因為「中國人不生氣」或者「中國人不爭氣」才沒有出現嗎?很明顯的不是,他們之中較為激進的已經被中共政府抓到牢裡了,有些人亡命天涯,在海外討生活。也有些人低調的在中國國內生活,無論看到什麼都閉嘴不言。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最近看的電影/電視劇集

最近仍然過得不是很好,想要做的事很多,但大概只完成了不到40%。上週逼近快崩潰的時候去租了一大堆DVD,加上Netflix,看了不少電影、電視劇,簡單寫一點對它們的感想吧。

【電視劇】
神秘博士Doctor Who(第5~7季)
博士和克拉拉

之前在看Sherlock的時候,看過網友剪的Wholock短片(見下),那時候就對這個奇怪的警用亭跟臉也長得很奇怪的博士充滿好奇,但直到最近他在Netflix上檔才看完。當然,我的第一個博士是Matt Smith。(實在太喜歡這種臉長得奇怪的英國帥哥了)


Doctor Who被認定是全世界最長的科幻電視劇,1960年代原本是設定用來介紹各個年代的歷史知識的教育(?)節目。80年代曾停播,復播後逐漸變成以博士和他的夥伴為中心展開的科幻冒險故事。我看的重啟版五~七季,由Matt Smith擔任第十一任博士,前面2.5季的夥伴(companion)是Amy Pond,後面是Clara。這幾季的編劇主要是萬惡的Mofat,雖然我很喜歡他設計的充滿人性的劇情,但是他喜歡埋梗、把各種梗通通串在一起的做法總是讓長篇故事變得很肥皂劇。

我很喜歡Matt Smith的Doctor,雖然他的思考和行為模式和一般人不一樣,在故事進行間看起來蠻廢的,但卻又是大家所倚重的人。Matt的Doctor是所有Doctor中最年輕的,但卻又是實際年齡最老的,因為長時間的旅行而變得寂寞的他渴望陪伴,而他找到了Amy。Amy在故事的一開始是獨自在家的蘇格蘭小女孩,Doctor搞錯了時間,本來約好五分鐘後要來接她,但博士回來的時候Amy已經長大成人了。頭幾集故事看起來就是一般的穿越時空冒險,但其實Amy逃離的「現實生活」是她結婚的前夜,隨著與博士的互動越來越緊密,「她會不會就跟博士談起戀愛來?」的疑問縈繞在觀眾們的心裡。Doctor逃避Amy示好的方式是把她的未婚夫也帶上Tardis,一開始未婚夫Rory顯得很窩囊廢,但隨著故事展開他也變成不可或缺的角色。後面的故事我就不贅述了,總之我很喜歡這部電視劇,Matt Smith也變成BC之後我最喜歡的英倫男影星。
其他男星演繹的Doctor之後再找時間看吧,可以想像為什麼這部電視劇這麼受歡迎,但是它「永不完結」的特性也著實讓人覺得有些不耐煩。把它當風水世家看吧,不過為什麼人家大英帝國連萬年連續劇都比我們鄉土劇有深度。

王冠 The Crown

這部才剛開始看,Netflix耗資一億美金打造的強檔,正好十一月新上映。男主角菲利浦親王由Matt Smith扮演,很明顯的我是跟著他來的。

【王冠】的故事主要在講述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一生(她還活著),從二十五歲就任至今,已經九十幾歲的她雖然只是個虛位元首,卻仍然是英國人引以為傲的女王。因為我才看了兩集,就不贅述了,應該很好看吧。

【電影】

會計師

這部是跟網友一起去看的,電影蠻好看的,但是深度不足。我個人覺得有點像金牌特務的自閉症版,會計師先生真的很帥,這種會計師我可以!

金牌黑幫 Legend

Tom Hardy一人分飾兩角演出,主角是倫敦1950~60年代的黑幫雙胞胎檔。Hardy演得很好,但我覺得劇本的張力不足,他選擇了描寫兄弟檔跟哥哥的妻子之間的情感糾葛為主軸,但我覺得沒有什麼爆點,哥哥的妻子就只是一個公主而已。跟這部劇情類似、演員表現張力也蠻接近的電影是在描述美國的愛爾蘭黑幫的電影【黑彌撒Black Mass】,劇本就寫得比這部好多了。
只能說Tom Hardy運氣一直不太好吧,除了瘋狂麥斯之外很少有劇本夠好到能讓他聲名遠播的。不過這部片裡他也是很帥就是了。

摩天樓 High-Rise

Tom Hiddleston主演的末世片,主題是在諷刺資本主義跟英國(?)的階級,正如許多網友說的,這部片的劇情很爛,我看了也覺得很爛。所以就沒什麼好說的啦,大家都是來看湯抖森展現他的好身材的。我覺得劇情設計的氛圍很像《蒼蠅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湯抖森在外在環境崩壞的時刻還堅持健身習慣,果然良好穩定的運動習慣是維持好身材的前提。(?)

間諜橋

這部電影在院線上映時我很期待,但是一直沒去看。【間諜橋】由史蒂芬史匹柏導演,處理冷戰時期美蘇間諜戰和換俘的細節。雖然史蒂芬史匹柏拍的電影一向有穩定的品質保證,但我個人總覺得帶有一種教科書似的無趣感。

影片把故事分成兩個部分,一是律師在美國,在當時反共的氛圍下接下案子(有點像現在做中國人權的工作者的感覺),律師認為盡力為間諜辯護,就是證明及保障美國的民主及司法制度的最好辦法。最後判決結果間諜艾伯爾仍被判了十幾年的重刑,但至少免於死罪,而律師提出「保全性命,用以換俘」的想法也得到採用。影片的後半段都在敘述律師唐納文深入東德與共產政權交涉換俘的細節,過程驚險刺激,不過這部是文戲,關鍵在外交細節的處理上。我覺得看起來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看到這裡就覺得有點無聊了。

驚爆焦點

這部是2015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得主,當初還在上映的時候我就很想看,一不小心錯過了,看過之後真的覺得名不虛傳。這部之後我再找時間專門寫一篇好了。

V怪客

革命電影的經典,我看的時候很累,邊看邊打瞌睡。感想是我終於知道V怪客的典故了,讚讚。

流水帳般的交代完畢,繼續過我無趣的日常生活。

2016年10月8日 星期六

【紀錄片】被害公審Audrie&Daisy


前一陣子剛經歷沸沸揚揚的輔大心理性侵事件,因為這件事離我的生活圈很近,聽到看到不少討論,對於性侵受害者的處境實在很感慨(關於這件事在談完影片內容之後再討論)。Netflix剛好上映了這部記錄性侵受害者日後生活的紀錄片,看完之後覺得蠻感慨的。脫離自己生活情境時,大部分人都可以判斷誰是加害者、受害者受到什麼傷害,並給予抨擊;但是當加害者與受害者都是自己的熟人時,到底有多少人會站在受害者一方,給予他們支持?

劇情內容

故事從少女奧黛莉(Audrie. Pott)的悲劇說起。才讀高中的她是個人緣好、長得漂亮的少女,在一次失控的派對上,熟識的男同學拿起麥克筆在她身上亂畫、亂寫了一些與性相關的字眼,並用手指和麥克筆性侵她。當時已經醉得不省人事的Audrie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隔天起她裸體的照片便傳遍了全校,隨著照片傳開的還有關於她的流言。Audrie一面自己調查事情的真相,一面承受流言的傷害,過了一個星期,她就決定在浴室上吊自殺了。這件事情發生在2012年,法庭處理四年後,拍這部紀錄片的導演訪談了當初對Audrie性侵的兩名男同學,儘管他們並未被處重罪,但是同學因為自己沒料想過後果的玩笑自殺,仍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Audrie Pott,美麗的16歲少女。


Audrie並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在美國當下的環境裡,派對強暴和熟人作為加害者的強暴案在青年時期很常見,但是大家如何理解這些事就有很大的分歧了。Audrie無法承受眾人指指點點的眼光,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還有許多受害者沒有死,他們繼續活下來,卻要不斷面對性侵事件對自己持續的傷害。Delaney Henderson也是性侵事件的受害者,為了躲避痛苦,舉家從美國西岸搬到東岸。她的父親在新聞上看到Audrie的事件,Delaney馬上說:「我該跟她談談!我完全明白她的感受。」Delaney說:「比起性侵案當下,我覺得事後餘波更糟糕。」她被性侵的照片和流言在社群媒體上到處傳播,關於自己是蕩婦的流言、恐嚇也不斷出現,最後他們只能選擇搬家。Delaney沒有自殺成功,她度過了最痛苦的那段日子,但她深知性侵受害者的痛苦,藉由網路,她認識了其他受害者,組成了彼此傾訴、共同扶持的小團體。

Delaney & Daisy,出席紀錄片發表會
Daisy是另外一起熟人性侵的受害者,事發時她才只有14歲,加害人是她哥哥的朋友,17歲的橄欖球隊隊員。當時Daisy和她的好友Paige正在自己房間內嘗試喝酒,一直覬覦她的哥哥朋友Matty問她要不要跟自己和其他朋友一起喝。想著能跟高年級的人混熟當朋友應該很酷,對方也不是不認識的人,Daisy和Paige就這麼出門了,但是到達對方聚會的家裡地下室,被灌了酒之後她們就被性侵了。隔天清晨,鑄下大錯的男孩們把兩人送回家,Paige喝得比較少,自己走回房間倒下,Daisy則是醉倒在家門口的草坪上,身上的衣服被打濕了,黏在有點結冰的草地上。她們居住的小鎮警方很快地展開調查,也迅速的將嫌犯逮捕歸案,然而對她們的傷害才正要開始。其中一個加害人是當地政治名門的後代,運動表現優異的她們被視為地方英雄,然而大好前程卻要被這樁事件給毀了。各方的力量運作、流言紛飛之後,故事的版本竟然變成是兩個女孩的錯,並有人攻擊、騷擾她們在小鎮上的家。或許在地方民眾的眼中,保護兩個男孩比為兩個女孩討公道更重要。「匿名者」組織聽聞這件事發動了網路攻擊,她們接收到鄉民們的支持,但是事件本身在司法程序上還是不了了之。

Daisy的人生也被這件事徹底的改變了。在哥哥的眼中,原本溫柔可人的她現在像一隻刺蝟,外人只看得到她的刺,她把自己溫柔的一面徹底藏起來。Daisy的家人的命運也被改變了,原本也是橄欖球球星的哥哥失去了原本的機會,多年後在青少年球隊當教練。母親也失去了原本的獸醫工作,只能回到丈夫去時前一家人居住的小鎮,繼續勉力維持生活。擁有藝術天分的Daisy好不容易捱到高中畢業,她現在成了刺青師,把各種心情轉化為皮膚上的藝術。

Daisy在網路上認識了Delaney,以及其他受到性侵的女孩們。除了定期聚會之外,她們成立了一個網站:Daisy&Delaney Support。就為了告訴其他受害的女孩子:「你們並不孤單,我們可以一起活下去。」這部紀錄片想傳達的應該也是同樣的意思,無論如何她們都不應該被性侵,增進這個社會上所有人對性與彼此尊重的認識,避免下一個受害者出現。

"You can't ignore an army of voices." - Daisy Coleman 
Share to uplift young survivors and their powerful activism this #InternationalWomensDay.
(from 本片粉絲專頁)

輔大心理系性侵事件

發生在台灣的輔大心理系性侵事件,可以拿來與本片中敘述的故事做個對照。這件事發生在2015年6月間,巫姓女同學與同學好友在系上的空教室飲酒歡慶畢業,因為晚歸,凌晨正在參加另一場聚會的巫同學男友來學校接她,卻撞見她在學校一樓電梯附近被學弟性侵。送醫報警後事情的發展出乎眾人意料之外,被害人與男友在系上和加害人持續在同一個空間中相處超過一個月,系上師長對這件事的處置不當,加上加害者散布不利於受害者的謠言(例如他們是兩情相悅),形成對兩人極大的壓力,幾近崩潰。

一年後,受害人的朱姓男友忍不住在臉書上把事情始末及系上的處理方式公諸於世,又引發了新一波的各種討論。六月時為了釐清真相,心理系召開了公開討論會,沒想到討論的重點並非性侵事件、為被害人討回公道,而是被害人的男友「將此事公諸於網路對系上及師長的傷害」。

從今年五月至今,我的臉書上斷斷續續都有輔大心理系或認識他們的朋友,在認真的討論這件性侵案的處置中每個人的角色和對錯。事情的發展很荒謬,搞不清楚重點、直到今日仍在強調「自己受害」的輔大社科院院長夏林清的表現也很誇張。然而若將這件事跟其他性侵事件對照起來看,這些不合格的師長的表現其實與其他類似事件中的失格者類似,展現了社會的結構。

我沒有打算論述得太深入,這個案子還在司法流程中,希望他們可以得到應有的公正判決,剩下的就是如何陪伴他們繼續走下去了。就這個案子而言,其中還牽扯到一些「三觀扭曲」的問題,我個人是覺得,無論你選擇用什麼樣的道德標準面對世界,但要搞清楚,這個世界上的人事物是依循什麼法則運作的,不要把自己相信的「教義」任意地放諸四海。

後來成為青少年棒球教練的Daisy哥哥,看到批評女孩的小男生,招集隊員來,跟他們說:「各位,我是來教棒球的,但這不是我的作風。如果你是這種態度,可以,但我們不要這種人。歡迎你隨時離開棒球隊。」我認為他這麼做是重要的,儘管現在的社會不再兩性隔離教養,但對彼此的了解和尊重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相關連結

電影預告片

Sexting, Shame and Suicide (Audrie事件英文報導)
Daisy & Delaney Support (兩人成立的扶助網站)
Audrie & Daisy (本片FB專頁)

2016年9月16日 星期五

【紀錄片】進擊之路Fight for Justice



前幾天因為朋友的邀請看了這部紀錄片(時代力量包場),主題是紀錄一群律師的社會參與。主要被紀錄者有四個人,邱顯智、曾威凱、李宣毅、劉繼蔚,都是在2010年左右開始執業、代理一些社會議題相關的案件的律師。影片紀錄的內容大概從2012年到現在,包含洪仲丘案、關廠工人、318學運、鄭性澤案等,從律師的角度紀錄他們怎麼參與這些案子。

▲【進擊之路】片花

以紀錄片來說,我覺得這不是一個討喜的主題,大多數人會關注弱勢,但在弱勢與主流社會之間搭橋的律師就不那麼有意思了,他們不過就是比凡人更多走一步的凡人。影片一開始就引用了律師法第一條:「律師以保障人權、實現社會正義及促進民主法治為使命。 」根據這個主題,片中人說:「其實所有的律師都應該是人權律師。」在當下的台灣,站在弱勢者這一方要付出的代價比以前小了很多,不過與「平庸的邪惡」相對,所謂的正義仍是從這些點滴小事中累積出來的。

影片大致可以從拍攝技巧跟影片內容兩個方面來談,內容我其實覺得還好,可能因為我就生活在這個圈子裡的關係,這些律師的理念和實踐並沒有特別稀奇。不過倒是可以先講一下這部片子的拍攝手法和結構組織,導演在畫面處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不管是律師們留學的德國、法國,嘉義的鄉下或台北的街頭,在片中都重構為一個有點抽離現實的理想空間。將電視片段模糊處理的手法讓我想起著名的蘇案紀錄片【島國殺人紀事】,讓律師們重新演繹法庭、用演員或插畫扮演法官或原告、被告,重現法庭的手法也很有意思。不同於電影,有許多畫面無法取得的紀錄片只能靠這種方式重現場景,儘管律師演起來蠻好笑的(喂),但可以感受到導演和律師們的用心。片中還有許多充滿意象的畫面,受限於個人記憶力,就不整理了。

與本片使用的技法相較,我覺得在內容和劇情組織上有不少值得討論的點。劇情的主軸是以這幾位律師的人生發展跟社會背景為軸(佔最大戲份的是邱顯智律師),從他們的理想萌芽處到執業之後的遭遇,以及在太陽花學運之後轉進政壇,投入時代力量的組織與成立,競選立委失敗繼續執業等等。雖然紀錄片只是按照現實去演繹,但我認為拍這些內容實在有點太早了,對於現實的反思沒有經過時間的沉澱,只能紀錄而已。立委選舉今年年初才結束,太陽花也才過了兩年,洪仲丘事件四年,鄭性澤案跟關廠工人案比較久,但也還在過程之中,還未到塵埃完全落定之時。個別看每一個案件都有社會結構的縮影在其中,每一個案件的當事人都可以獨立拍成屬於他們的紀錄片,選擇拍律師而不拍當事人,就顯得有些安逸而隔離,片中的主角變得跟隔著螢幕的觀眾很接近,彷彿是在勸大家「其實你也應該起身加入我們」。

「人權」律師投入政壇並不是一件新鮮事,台灣從還未解嚴時期就有許多律師投入社會運動,不只是守護社運參與者的基本權利保障,他們也積極地成為參與者。從早年為政治犯代言、為社會弱勢發聲(很多人早在1950、60年代就有零星參與,很多人會提美麗島辯護律師,事實上很多參與者早於他們,無論民進黨還是左派政黨或勢力中都有他們的身影),繼而自己投身政治,台灣社會一直不乏「熱血律師」。投入政治之後當然有起有落,但在律師這個位置上一直都是後繼有人。

儘管如此,我還是認為,在投入社會議題甚至參與政治的同時,要時時反省自己身為「代言人」或者「代理人」的身分。律師並不是當事人,自己到底代表了那些群體?爭取那些利益?政治人物和律師是兩種不同的職業,往政壇前進之時不免為政治利益計算,丟失理想。儘管邱顯智律師十分有群眾魅力,但我認為他真的太快投入政治活動了,就算立委選舉沒有失敗也不是成功,繼續在律師的位置上努力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除了這些之外,另外一個蠻有趣的點,其實當天映後座談律師們也有提到,他們四人之中的三個都長得又高又壯,如果不熟悉的話還會以為他們是同一個人,不過是一人分飾三角而已。(真的不是親兄弟嗎)這樣一對比,李宣毅律師就顯得特別的帥(製造對立),身為企業家二代,長得帥身材又好,為了理想成為律師什麼的,根本就是少女漫畫男主角的設定吧。好羨慕他老婆啊。

▲李宣毅律師片花

話雖如此,但我總覺得四人之中最有親切感的其實是劉繼蔚律師,可能因為他最年輕是肥宅吧,論述方式和生長背景都讓人覺得很熟悉。身邊不少朋友也是這樣,儘管自己距離「成功」(穩定的生活)還有一大段距離,在自身難保的同時,願意多做一點事,總讓覺得很珍貴。

▲劉繼蔚律師片花

總而言之,我不認為這些律師真的做了多了不起的事,電影本身也還有許多可討論的空間。但就當這是一部招募「同行者」的紀錄片吧,為了更好的台灣,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相關連結:
【進擊之路】電影粉絲專頁  (即將在戲院上映!)

2016年8月21日 星期日

【電影】《十年》觀影心得



正在上映的【十年】,在香港興起風波之時就聽說了這部片,由於其中討論不少政治敏感議題,早早就被中共官方列為禁片。一些朋友私底下流傳片源,儘管當時台灣還沒上片,我倒是早就取得了電影,只是一直沒有打開來看。這幾天終於找了時間看完了,簡單寫一下感想。

內容簡介

《十年》(英語:Ten Years)是2015年12月上映的香港電影,為5個故事構成的短篇電影合集,當中包括郭臻導演的《浮瓜》、黃飛鵬導演的《冬蟬》、歐文傑導演的《方言》、周冠威導演的《自焚者》、伍嘉良導演的《本地蛋》,由廖啟智、梁健平、周家怡、游學修、吳肇軒等領銜主演。香港於2015年12月17日在百老匯電影中心上映,因反映熱烈而陸續於不同戲院再上映,累計票房突破600萬港元,並獲得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海外則預計2016年8月在臺灣上映。該電影亦獲選為2015年亞洲電影節推介電影。
該電影因內容涉及香港人權、民主、言論自由受威脅的現況,加上涉及包含香港獨立、自決等敏感政治話題,被指是香港社會的「預言書」。中國政府全面封殺此片,下令中國內地各大網路平台禁止直播、轉播金馬獎及香港電影金像獎實況,令至少千萬觀眾無法收看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

(from 維基百科「十年(電影)

觀影心得

這部電影大致上可以分成現實意義與電影內容兩個部份來討論,就現實意義來說,因為《十年》的主要內容是對香港的政治提出具警示性的寓言,對於目前危機感日漸加深的香港人而言,《十年》就是他們眼前可見的現實。這部電影獲得了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電影,代表了香港的民心意向。

關於《十年》獲獎的相關報導:
【端傳媒】我在金像獎現場:在政治的漩渦裡,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大紀元】《十年》獲香港金像獎背後的政治角力
【BBC】香港親北京陣營批評《十年》成金像獎最佳電影

問題其實很明顯,香港回歸中國之後,港人對於自由、自治的要求沒有進展,而當初鄧小平保證的「香港五十年不變」早已走了調,「一國兩制」已經逐漸變成「一國一治」。對於香港一般民眾而言,懷著對體制與生活的不滿,亟需尋找出口,而《十年》就是他們心理投射的出口。

在看電影之前,我對《十年》有很多期待,認為這部電影可能扼要的點出香港社會目前的問題;但是看完之後覺得有點不滿意,問題是點出來了,但沒有以「電影」的規模呈現,反而比較接近電視台拍的短片,在內容深度跟結構上都有點讓人失望。雖說《十年》本來就是由五部短片集結而成的,但我還是覺得失望,總覺得這些題材可以表達得更深入。(我期待的或許類似把港人陳浩基寫的偵探小說《1367》改編成電影的感覺吧,各自片段但首尾相連)

第一部《浮瓜》講述中共打算在香港實行國安法,為了營造實施國安法的必要,官方高層、本地黑道跟建制派議員合作,打算在勞動節自導自演一場「恐怖襲擊」。不知道為什麼這部短片好像得到許多人的好評,但我在看的時候一直覺得出戲。兩個嘍囉討論自己的貧窮,不得不為生活鋌而走險,中間花了很多時間在討論襲擊的細節,後來才發現他們怎麼想根本一點都不重要,上面做的決定最後直接摧毀了這兩個人。對中共高層的描述有一點不太準確,我一直在想,中共要實施國安法,真的會在意民間怎麼想嗎?他們的操作手法,會這麼繁複嗎?感覺描寫得比較好的反而是建制派議員的部分,這些腦袋只想著自己利益的人,最後也獲得了他們的利益,但他們真實的地位,不過就跟黑道的嘍囉一樣,是隨時可拋棄的棋子。

第二部《冬蟬》是以科幻式的文學手法,拍攝一對情侶努力在城市中保留記憶的故事。基本上這段我完全無法接受,超討厭這種「文學」片,看得我快睡著了,故作高深的電影最討人厭。

第三部《方言》開始漸入佳境,描述國家加強對語言的管控,普通話不流利的計程車司機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生活。雖然有很多香港人羨慕現在的台灣,但這部短片中描述的,不折不扣正是台灣四、五十年前的場景啊!國家從各種方面強調普通話的重要性,不知不覺間「方言」就被變成了一種「次等」的語言,明明是自己生長的地方,卻變得寸步難行。看著身邊講台語的長輩,在台灣的我很清楚這到底是什麼感覺。我覺得這部份很妙的是,男主角英文還算流利,卻因為普通話不行,而被排斥在主要的商業地帶之外,只能接外國客和講廣東話的客人。不曉得香港人怎麼看這幾十年來的(官方)語言變化,號稱寬厚的帝國主義的英國,又是操什麼樣的語言政策呢?

第四部《自焚者》應該是《十年》中最精彩的一部吧,以偽紀錄片的方式描述推動港獨的青年歐陽健鋒在獄中絕食致死後,突然有人自焚而死,隨著影片展開慢慢追尋事情的真相。在這部片中推動劇情往前的女主角Karen是在香港出生的巴基斯坦人,作為國際大都市的香港,包容了許多不同國家的「遺民」,把香港放在大國的夾縫間,其實也就跟Karen一樣,想追尋自身的定位。(在大學場景裡拍的幾幕看起來好青春啊)我覺得這部拍得比較好的地方就在於其擬真性,儘管我不喜歡「少年崇拜」,選擇一個年齡設定僅21歲的歐陽健鋒當象徵(不過真實世界中的黃之鋒也差不多這個年齡),但無論是教授、政治評論員、建制派議員或者是街頭巷尾的平凡人,拍得都很像真實的香港人會有的反應。片中關於警察暴力和自焚者的描述有些來自中國國內真實的案例,事到如今,我想沒有人會懷疑這些統治手法在「一國兩制」的香港上演的可能。這一段中有《十年》的經典台詞:「這些年來我們學的最多的,是陰謀論;失去最多的,是信任。」

最後一部《本地蛋》是電影拍攝技巧最成熟的一部,模擬「文革」在香港上演的情況。經營雜貨店的爸爸不得不把掛著「本土」兩個字的雞蛋下架,生產雞蛋的蛋農也只好遠走台灣去經營農場。配戴紅臂章、穿軍服的少年們煞有介事的巡邏、執行政治任務,儼然小紅衛兵的角色。被攻擊的書店老闆在檯面下開了另一家書店,擺放了許多違禁品和禁書,聊慰政治運動上的香港人。這部份的畫面也跟1960~197X年間的台灣很像,不曉得導演在拍的時候是否有參考台灣的過去,但我總覺得,如果「文革」真的在中國重演,發生的地點還包括香港的話,事情應該沒有這麼簡單,會發生更多殘酷的事。

總之,撇開「電影力不足」的問題,《十年》仍然是部直指香港當下問題的好作品。比較簡單的說法是「一切都是中共的錯!」但事情恐怕沒有這麼簡單。從地理條件上看,香港跟鄰近的深圳互相哺育,日常接受內地食物、水的供應,「廣東」應該是個更大的共同體,但卻無法成形。香港只做為「香港」而與中共對抗實在是太孤單了,看著他們的孤獨感和恐懼感日漸加深,近在咫尺的台灣人,其實更應該理解他們,與他們並肩而行。

對照現實

下面就蒐集一些可以跟影片中提到的片段互相對應的內容,有些是新聞報導,有些是評論文章,但更重要的是,「十年」離香港不遠,很多事情都正在發生..........
(有些沒寫上去的之後再補)
  • 國安法
(BuzzOrange)解密中國官方態度:新國家安全法列入統一為港澳台三地同胞「義務」
  • 城市發展與拆遷

  • 港獨
  • 自焚
  • 本土與香港本地農村



其他影評
(端傳媒)《十年》:想像香港崩壞時

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中國住房改革發展簡表

時間
階段名稱
政策目標
主要內容
市場主要房源
1978~1988
公房改革
試點售房(1978~1985)
降低政府財政負擔
1.城市土地性質的法源調整
2.分階段將興建公房的成本轉嫁到家庭與個人身上
3.在特區試驗土地交易
4.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
公房(單位提供)、安居工程(政府針對城市低收入戶建設的保障房)
提租補貼(1986~1990)
1988~1994
市場化嘗試
以租代售(1991~1993)
1994~2009
全面市場化
市場調整(1994~1997)
1.停止住房實物分配(1998),推動住房貨幣化、商品化
2.開始大量拆遷、大量興建商品房及部分經濟適用房(20%,比例逐年下降)
3.建立及完善住房金融制度
4. 由供應調節轉向供需雙向調節,避免房市上漲過快
5.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政府投資「四萬億」計畫拉抬經濟(2008),造成房價繼續上漲
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1998~2002)
將住宅業視為經濟的新增長點
商品房、經濟適用房(佔新建住房比例20%,逐年下降)、二手房(公房、商品房等)
宏觀調控(2003~2007)
出台繁複的調控措施,避免房地產上漲過快
2010~2013
房產新政
從嚴調控土地供給和壓抑房產價格
1.劃定土地紅線,限制土地供給
2.出台限購令,以行政手段壓制房價
商品房、經濟適用房(佔新建住房比例3%)、二手房(公房、商品房等)
2013~
新型城鎮化
去庫存,嘗試調動農民工消費力,使農民工在城鎮買房落戶
1.無中央調控機制,地方各自調控
2.逐步推動城鎮化、土地制度改革、金融改革(尚無進展)
3.嘗試推動房產稅立法(尚無進展)
4.嘗試推動戶籍制度改革(特點)
商品房、經濟適用房(佔新建住房比例3%以下)、二手房(公房、商品房等)
2.1 中國住房改革發展簡表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高科技低生活High Tech Low Life

逃避寫論文(已經沒有時間了你還逃避=口=)的時候看了這部紀錄片,有一些地方跟我的研究有一點關係。


【影片資訊】
高科技 低生活》这部时事调查纪录片,历时四年,跟随拍摄中国最早的两位勇敢的公民记者:佐拉与老虎庙——两个被不同机构誉为"中国第一公民记者"的网络日志作者。记录他们冒着政治迫害的风险,挑战中国言论尺度,以个人身份报道中国的未经审查的新闻,揭露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不为人知的环境污染、土地掠夺、腐化和贫困加剧。

老虎庙,58岁,2004年11月因偶然报道王府井杀人案而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公民记者,为了一份不能明说的理想,和妻女保持距离,独自骑着自行车穿越北方农村报道所见所闻;

佐拉,27岁,前动画公司网络管理员回到家乡卖菜,2007年3月却放下卖菜生意,千里迢迢奔波至重庆用自己的独立网站来报道"重庆最牛钉子户",之后多次出现在各种官方媒体不会报道的敏感事件现场,先后以个人身份报道"厦门市民反PX游行"、"贵州瓮安骚乱"和"央视大火"等重大新闻,面对网络审查和封杀,不断改进报道方法,一次次打破新闻封锁和审查,被媒体和学术届誉为"中国第一公民记者"。

日益严厉的审查制度,也引发一波波的公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致力报道中国发生的被政府定义为敏感的不许碰触的新闻事件。

------------------------------------------------------------------------

其實是在推上看到佐拉發布的消息,對這個在台灣生活的中國人感到很好奇,就跑去follow了他,略為google一下就發現這部紀錄片,反正寫得也很卡,不如就看一下。這邊的心得就隨便寫一寫,畢竟還是要回去寫論文,等之後有空再補吧。

佐拉真是個讓人羨慕的人啊,他的個性會讓我想到我的朋友阿雋,有一點宅又有一點憤世嫉俗,憑著宅宅的勇氣和毅力到處闖,最後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結局。

影片中拍攝的時間應該是2009~2013年間的事,但是實在讓人驚訝,片中的北京和中國社會的樣貌看起來像十年前的事了。習近平上台改變了很多事,中國變化得也太快,看著影片中的種種,不免覺得感嘆。這部紀錄片的主角有兩個人,佐拉跟老虎廟,一個是八零後的毛頭小子,另一個則是五十多歲,抱著蒼涼理想的中年男子。

佐拉的部分我其實覺得沒什麼意思,他在湖南農村裡長大,雖然沒受過多少學校教育,但是喜歡自學、喜歡玩電腦,平時心不甘情不願地在村子裡賣菜。到了二十幾歲跟上BLOG的熱潮,風風火火的跑去各地拍攝、紀錄上傳。他選擇用一種嘻笑怒罵、自我推銷的方式「報導」,看起來就跟想紅所以一天到晚湊熱鬧的屁孩有八成像,雖然招致不少批評,但他認為這樣做是對的,所以就繼續做。好景不長,國家為穩機器很快地盯上他,騷擾他的家人,妨礙他出國等等。片中沒有提到後來的故事,但是佐拉後來就到了台灣,跟一個台灣女孩結婚了,現在兩個人在花蓮小村裡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一邊看我一邊想,有機會應該要找他來台北講一講,讓台北的人們認識一下他,也讓台灣跟中國的公民社會做一點連結。(等我忙完再來規劃吧)

另外一點雜感是,2011年左右第一次聽到牛博山寨的名字是在研究所,雖然聽過但一直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感覺好像很了不起,但這次連上去看之後...........嗯,其實也還好,就是轉載整理一些中國的重要文章或討論。這幾年各種新奇的玩意兒一直冒出來,先行者們做的根本就小兒科啊。

-----(補充)------------------------------

隔了一天問了一些朋友,他們說佐拉的風評不是很好。嘛,不管怎樣,他現在在台灣過得很幸福,真讓人羨慕啊。

關於佐拉的討論

(8/5補充)我看他的twitter看了大概一個月,後來決定不追蹤他了。他現在的生活比較接近創業人,在做資訊相關的工作,跟社會議題幾乎沒有關係。

-------------------------------------------

老虎廟的部分就比較有意思了,後來查了維基才知道他原來是公盟許志永那一掛的,他們在北京活躍的那幾年,滕彪跟北風都還沒出國,現在他們一個個都不在國內了,老虎廟本人則展開中國農村走透透的行程,不曉得他現在走到哪了。片中的老虎廟養了兩隻好可愛的貓,其中一隻橘貓叫做「蒙古」,是他跟一個蒙古族的餐館老闆撿來的。

老虎廟帶有五十幾歲的人的滄桑,年少時歷經文革,家破人亡,可是他好像永遠都忘不了對國家社會的責任,在這之間多做一些對的事,正是他的堅持。

相關連結:
牛博山寨  (牛博網介紹)
佐拉

公民記者老虎廟
老虎廟的專欄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六四事件紀錄片:【天安門】

一樣是在逃避寫論文的時候不知不覺又看了一次,這部我在五年前左右第一次看,當時很受震撼,但隔了這麼多年,知道了很多關於中國的知識之後,就發現這部片子真的是入門版,而且理解運動的框架有很多問題。


天安門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jpg
影片《天安門》片頭截圖
基本資料
導演卡瑪
編劇Geremie Barmé
John Crowley
配樂作曲Mark Pevsner
剪輯David Carnochan
製片商美國公共電視台PBS
片長186分鐘
語言英語普通話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美國)1995年10月

------------------------------------------------------------------------

我沒有打算在這裡詳細寫心得,這個等之後比較有空的時候再來做,簡單講一下幾個點就好。從事社會運動的人在運動當下經常有個盲點,會以為只有在運動當下的自己才是最「覺醒公民」的,比如說六四參與者對西單民主牆的參與者之一魏京生的看法,或者後來的人對六四參與者的看法。但其實魏京生很清楚自己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政府,自己的行動將帶來什麼風險,但他仍選擇行動。(他還是個紅二代呢)六四也是一樣,學生們不是因為沒想清楚或不理性才在街頭上流連,事實上他們是被當時的各種情勢逼迫放在那個角落。

「佔領型」的運動最怕的就是時間,只要時間一拖長,如何撤退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經歷過野草莓和太陽花的我們這個世代都很清楚這一點,在台灣還好,畢竟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和空間處理組織問題,從小開始的民主操作練習也有一點幫助,不至於像1989時的中國青年,唯一可依靠的只有文革式語言。

片中中國政府展現的遲疑與跋扈還是跟現在沒什麼差別,但是與五年前看的時候不同,當時還會以為有機會和平收場,這次一看就覺得不可能了。共產黨的幹部一向在「黨性」與「人性」之間掙扎,如果人性的那一面太強壓倒黨性,黨就會把你排斥出來。在趙紫陽身上展現的正是這樣。說也奇怪,不曉得這種「終將被鎮壓」的焦慮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曉得這種焦慮是否就是造就運動最後悲劇收場的自我實現預言。

從六四的那時候就有人在現場堅持維持秩序及「維持醫療通道」呢,真有趣。

柴玲的形象在片中被扭曲得很嚴重,有一部分可能是她自找的,但是在她身上,難免看到了女性學運/社運領袖的共同身影。你要碼是個女神,要碼是個婊子,有時候兩者兼具;你總是可被慾望的,感性而煽惑人的,負責處理各種大小雜事。我自己不太會那樣上社運領導人的位置,我上位的時候都盡量「去性化」,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經常感覺到來自性別的壓迫。現在看柴玲有更多同情式的理解,學運摧毀她人生已經摧毀得夠多了。

先隨意寫到這。


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紀錄片】解密時刻:1959達賴喇嘛出走始末

【影片資訊】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西藏。第二年5月,中國中央政府和西藏當局在北京簽署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又稱《十七條協議》。中國官方説,這項協議的簽署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然而,在八年以後的1959年,當時的西藏領導人,貴為中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出走印度,開始了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流亡生活。西藏首府拉薩隨後發生了一場傷亡慘重的事件。中國官史稱之為「西藏平叛」,流亡海外的藏人則將其稱之為「和平抗暴」。



解密时刻:1959:达赖喇嘛出走始末(上)


解密时刻:1959:达赖喇嘛出走始末(下)

昨天在逃避寫論文的時候看了這部。雖然藏獨的議題已經推了許多年,但是我對其中的細節了解得實在不夠,美國之音前幾年做了這部紀錄片,簡單清楚的解釋了達賴喇嘛出走的歷史事件,而從這段歷史的梳理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的帝國主義如何展現。對我而言其實有些難以接受(不是都說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愛好和平的民族嗎?),但無論如何,這都是歷史(與現實)的一部分。

研究者李江琳的BLOG:西藏:另一種真實

-----------------

影片中讓人比較印象深刻的有幾個片段,尤其是關於中國對西藏的統治戰略,讓人發現其實從建政至今,中共對於邊疆這些不穩定的地區統治的策略其實都差不多。摘錄其中幾條史實:

‧1950年1月,毛泽东从莫斯科给中共中央和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发出一份电报,电文说:“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地位极重要,我们必须占领,并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
‧1950年10月,解放军兵分四路,从四川、云南、新疆、青海进军西藏,并于隔年10月进抵拉萨。不久,西藏全部主要城市都有解放军驻守。
‧1955年冬,毛泽东指示西藏工委“准备进行民主改革”,“必须在打的基础上进行准备”。
‧1956年11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说: “我们的西藏工委和军队要准备着,把堡垒修起来,把粮食、水多搞一点。 ”
‧1958年,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指出,西藏军区在生产的时候,同时要把武器放在旁边,时时准备作战。而且还跟他们说,不要随便打,要打就一定要胜。
‧1959年1月,毛泽东说:“几年之后,例如三、四年,五、六年,或者七、八年之后,总要来一次总决战,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這些語彙,無論是「國際地位」、「隨時備戰」、「徹底解決問題」,都跟當今中國政府面對台灣時所說的語彙相似。當時的西藏政府與人民其實並沒有對中國抱有這麼深的對立態度,中間有許多議題是可以在和平中磋商討論的。但是對中國政府而言,「和平」從來不是擺在前面的事,他們的目標是要透過暴力推動革命,改變當地的社會結構。

這是共產革命理念中最歪曲的一點,社會主義應該是立基於受壓迫人民的反抗,目標是解除壓迫,而不是成為新的壓迫者。

影片中羅列了一些達賴喇嘛出走時的細節議題,例如漢藏兩軍實際上的實力差距、達賴是預謀出走還是臨時行動、藏人有沒有足夠力量的武裝組織等等,各方論點蒐集得很詳實,大家可以仔細看一看,很有幫助。

另外關於這段歷史的介紹,可參考紐約時報中文版對李江琳的採訪:

西藏的秘密戰爭,究竟發生了什麼?(上)
西藏的秘密戰爭,究竟發生了什麼?(下)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在大地上寫詩

今年翰林版國七國文第十課收了陳幸蕙的〈在大地上寫詩〉,這篇文章本身沒什麼意思,作者也沒什麼意思,但這篇文章背後卻隱藏了許多故事。

〈在大地上寫詩〉一文,是陳幸蕙在報紙上看到楊逵的投書〈懷念東海花園:那段把詩寫在大地上的日子〉之後,有感而發寫成的一篇散文。雖然說性質比較接近論說文,但是文章中虛浮的部分很多,想要表達的核心概念也簡化得太簡單。我不願認為這樣的文章就是「適合國中生的」,但顯然編審委員是這麼想的。這篇文章想傳達的概念只有一個,就是:生活比文學還重要!(天啊,這不是廢話嗎?)

回到引起陳幸蕙有感而發的文章,是楊逵在1983年在中國時報刊載的一篇投書,內容如下:
懷念東海花園──那段把詩寫在大地上的日子
文/楊 逵

  「東海花園現在怎麼樣了?」
  離開東海花園兩年多,不論走到那裡,總是先遇到這個問題,心內難免百感交集,不知從何說起。事實上,這也是我天天念念不忘的啊。
  「什麼時候再回東海花園呢?」
  自從離開東海花園,關心我的朋友,也總三不五時的來問,而這,也是我時常問自己的問題。遺憾的是,直到現在我也還不能說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許多沉靜的夜晚,我依然生活在東海花園的花影裡,屋前的大鄧伯花,垂滿紫色的花串,花棚下兩把藤椅,文友們常來陪我喝茶小坐,一壺茶、幾支烟,消磨掉一個閒閒的日午。有時我們離開花棚,在園裡拔草或在花徑間漫步,黃昏來的時候就去澆花,水花一片片在夕陽下閃亮,得到滋潤的花木,更為鮮綠盎然了,那時,站在群花圍繞的花圃裡,我總是禁不住喜悅的浮起笑容。荒草石礫的年代已經過去了,經過十多年的血汗經營,這三千坪土地井然有序地織出繁花似錦的美麗圖案。那時我相信,我是會和東海花園永遠在一起的。許多晚霞斑爛的黃昏,坐在葉陶的墓前懷念她生前抱著滿懷鮮花去兜售的情景,我拍拍她的墓碑,更堅定這個永不離開的意念。
  但是一場重病之後,我竟不得不離開東海花園了!倉促的離開是被送進急救病房,之後到大甲和大溪小住,去年由媳婦陪著去了一趟艾荷華,現在在鶯歌由孫女楊翠陪著。這兩三年,我竟已不能獨力照顧自己了,又哪有餘力去照顧三千坪的東海花園呢?
  而東海花園,如今已是面目全非!離開後這段日子,清明時節回去掃葉陶的墓,只見及膝荒草四處蔓延,「送報伕」的塑像已經不知道被那一個頑皮鬼搥倒;簡陋的舊屋也被卸去了門窗。書籍、用物都被偷走了,大鄧伯的枝椏,穿過窗框在屋內攀爬,和層層的蜘蛛網糾結在一起。每次都不敢停留太久;這樣荒涼的景象,實在不是我這雙七十多歲的眼睛所能凝望的啊!
  民國五十八年,有一位編輯到東海花園去看我,問我墾園之餘有沒有寫詩?我說:「在寫,天天在寫。不過,現在用的不是筆紙,是用鐵鍬寫在大地上。」我時常回想這句話,懷念那段把詩寫在大地上的日子。歲月不斷傳遞許多訊息,對我來說,最重要的訊息是我已不再能用鐵鍬寫詩了!
  我已不再能用鐵鍬寫詩,「東海花園」難道就任其荒蕪下去嗎?我心裡十分焦急。回到「東海花園」不是困難的事情,但是要讓東海花園回復舊觀就不是簡單的事情。我曾一再向文化界的朋友說,願意把三千坪土地捐出來成立一個文化中心,讓來到東海花園的朋友,不但能賞花,也能在文學、藝術、音樂的薰陶中欣賞心靈之美。但是,要完成這個心願,又豈是我的能力所能達致的呢?                                          
──1983118日《中國時報》
楊逵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是日暮之年,距離他離開人世僅有兩年的時間。原本一人獨居於東海花園的楊逵,因為身體不好,不得不移居台北,接受孫女楊翠的照顧。這片位於大肚山上的花園,是他從1962年開始經營的一片天地,種花、賣花養活了一家,也讓在戒嚴時期難以發表文章的他得以保全自己,悄悄的在這塊小天地裡與文友相會。

楊逵在日治時期就是知名的反抗者,留日歸國後加入台灣農民組合,協助組織做了不少工作,也寫了不少描述當時農民、工人勞苦的小說和詩歌。在當時台灣作為日本殖民地的背景下,楊逵被逮捕多次,但他不曾停止自己反抗強權的努力。1947年台灣光復,但不久後發生了二二八事件,楊逵與他的妻子葉陶也被牽連,差一點被處以死刑。好不容易無事返家之後,隔了一年多又因為「和平宣言」事件觸怒當時的省長陳誠,被判監禁綠島12年。

他的孫女楊翠在2015年寫的〈楊逵與東海花園〉裡是這麼介紹她的祖父的:

即使是以政治犯的身份,在火燒島的禁錮日月中,楊逵也未曾停止文學創作;然而,1961年刑滿出獄,昔日筆力健朗的文學園丁,永不放棄希望的文學鬥士,回返臺灣暗黑島嶼,政治犯的印記,有如致命胎記,楊逵所寄出的文稿,逐一被退返,幾乎完全失去發聲的舞臺。
文學夢斷,楊逵守在城市邊郊,種植耕耘,等候節氣。1961年出獄,1962年,楊逵即返回臺中,在大肚山上貸款購買一塊近一甲的山坡地,經營東海花園。永遠不曾放棄希望,即使處於人生最暗黑的低谷,也不曾失落夢想的楊逵,守著貧瘠紅土,開始織造另一個夢願。
又提到:
70年代,歷經漫長的政治禁錮,臺灣社會開始解凍破冰,保釣運動所掀起的民主化風潮,走向兩條思想路徑,一條持續著中華民族主義敘事,另一條則落實到本土的現實關懷與政治反思。與此同時,臺灣島嶼長期被刻意抹除的過往,也逐漸從歷史塵土中浮現,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運動與新文學運動的熱潮,重新被認識,楊逵也隨之在歷史中復位。
1973年前後,東海花園老園丁變身為本土作家、農民運動者、抗日運動者、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如此多重身分,對正值青春少女,才剛開始認識這塊土地的我而言,楊逵從尋常阿公,變成一則臺灣歷史的寓言。
1970年代的東海花園,八方風雨,繁熱非常。我記得當時,每日都有文學界朋友前來,比楊逵稍晚世代的葉石濤、鍾肇政、陳千武、李喬……,更年輕世代的陳映真、黃春明、蔣勳、李昂、宋澤萊、洪醒夫、林梵、王拓、曾心儀……,社運界、民主運動界,日日都擠滿花園,還有更年輕的世代,初入大學或中學的學子,帶著猶仍青澀的臉容前來。
那幾年,花園很熱鬧,老人很歡喜,長年的禁閉打開,他的臉上總是堆滿笑意,在東海花園經年如春的鄧伯藤下,他從鐵箱裡搬出一本本紙頁泛黃的書籍,一疊疊字跡斑駁的手稿,展示著他們那個年代的青春演義,文化協會的全島串連,農民組合的意氣風發,臺灣新文學運動的風潮湧動……。
漫長的二十年過去,到了1983年,楊逵歷經了用筆戰鬥、無法寫作只能以鋤頭代筆、重新回到文壇三個階段,因為時間對肉體的摧殘,讓他不得不離開這片耕耘已久的小天地。這片花園中蘊含的記憶絕對不只是「一個作家精彩的一生」,同時也是台灣本土知識分子在時代浪潮之下呈現的集體面貌之一。

楊逵去世之後,東海花園何去何從成了一個問題。他的家族與藝文界希望這裡變成文學園區,能繼續經營花園;但是台中市政府最後將其規劃為殯葬用地,現在是「東海花園公墓」的所在。

網路上有很多相關的討論和資料,我在此沒有要細細展開或整理的意思,只是隨意地寫下教完這課之後的無奈,我們的國文課本編輯方式,總是在謀殺一篇文章的社會性,讓他失去脈絡,變成除了課本裡無聊的課文之外一無是處的東西。


2016年5月10日 星期二

【行過天堂之火】(Those Who Feel the Fire Burning)觀影心得

其實今年本來沒有打算要去,一點研究都沒有。不過上週也在寫論文的朋友突然問我,就隨便在我們都有空的時間挑了這部講難民的【行過天堂之火】來看。既然看了,就簡單寫一下心得吧。
▲【行過天堂之火】預告。(from TIDF)

按照官方網站的介紹,這部片是「導演的首部紀錄長片,以實驗手法翻轉了過去處理難民生命政治的作品」。故事的敘述者是想要逃到歐洲的難民的鬼魂,死在地中海的船難裡,或者如遊魂般活在土耳其的邊緣社會裡。既無法前進歐洲尋找天堂(paradise),也無法回到逃難之前的世界,身邊的親友不斷死去,茫無寄處。逃出來生存機會比較高的是年輕到中年的男子,他們故作堅強的打電話給故鄉的愛人、親友,描繪未來生活的美好藍圖;但是回到生活的現在,他們又脆弱無比,只能在祈禱時含蓄的表達無所依靠的脆弱與悲傷。

這部片要講的東西就這麼簡單,採用主觀的拍攝手法,鏡頭不斷晃動,花了很多時間讓人同理難民的生活。對於比較偏好明快敘事方式的我與朋友而言,這部片實在是有點無聊及難以忍受,資訊濃度很低,鏡頭又一直晃,我直接打起瞌睡,朋友則是拿出萬金油免得自己跟主角一起「暈船」。除了很好睡之外,我對這部片其實沒什麼惡評,能透過導演的鏡頭細緻地看到他對難民的理解,雖然有很多沒有解釋的細節與背景,但是我對這個議題不算陌生,也不至於看不懂。

查了一下發現,原來「生命政治」(biopolitics)這個詞是傅柯等人論述許多的專有名詞啊。(跟傅柯超不熟)

詞條解釋是這樣說的:生命權力係指國家透過國家機構來管理該國民的生命、身體、健康、生育等關乎生命的事務。後面有一些很複雜的論述,但那不是我喜歡的分析事情方式。

可以再想想這些人為什麼要這樣拍紀錄片、這樣理解難民的生命與苦難,我自己對這部紀錄片的評價是不高不低啦。
(總體大概給個70分吧)

相關連結:

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

[轉錄]被割裂的北上廣(下)

原文請見:

http://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70789069203171&sudaref=www.google.com.tw&retcode=6102

文/赵皓阳

(一)吃人的房租

相信不少朋友前一阵都看过这新闻:

根据英国非营利性组织“全球城市商业联盟”对全球15个城市的调查,北京房租负担排名全球首位,其平均房租是平均工资的1.2倍以上:





注意这个数据不是房租的绝对价格,而是房租负担,就是房租与收入的比例。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21日报道,这份报告对北京的包容性增长提出担忧。根据调查,北京房租负担之高几乎是排名第二的阿布扎比的两倍。高房租和城市发展的不均衡,延长了那些在固定场所上班的服务业员工的通勤时间。该调查发现,医院护士、小学教师和公交司机的房租是他们收入的1.1倍到1.5倍。

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数据,平均房租789美元=5107人民币,北京的高房租肯定是被平均上去的,我认识的不少金领租在金融街、国贸附近,一个月房租万余元稀松平常。但是考虑到他们的工资也会被平均进去,我认为这个工资与房租的数据还是怀疑的。毕竟作为一个理性决策人,我是不可能让我的房租超过我的收入的,不然就算我不吃不喝交房租那么剩下的钱是哪来的呢?啃老?

首先要肯定租房人士绝大多数是北漂人士,北京本地的年轻人除了上班距离过远或者就是跟父母不方便,选择租房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计。在北漂的打工者中每个月往家里寄钱的多、还是让父母供着入不敷出在北京混着的多呢?这里的房租就算是个被拉高的平均数,房租能被平均,收入也会被平均啊,怎么可能我北京的总房租会高于总收入呢?这份调查没有说的太明白,英文单词income,就是所有的收入,但是具体到中国,可能调查者认为这只是工资,没有包含奖金等其他收入。但是,我又看了看上面的表,上海也在里面啊,毕竟都是中国两个一线城市,相比不太可能差出一倍多去啊。另外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不租房的人群(也就是北京本地人群)的工资大大低于租房的外地人工资,从而拉低了平均工资却没有拉低平均房租。理论上来讲,一些事业单位、公务员、国企最基层的工作人员确实以本地人居多(每个本地家庭都会或多或少有点“关系”嘛,这个很正常),但是我认为这个比例应该跟外来务工人员低收入的群体比例持平,或者只可能更低,大幅度拉低平均工资也不太现实。

那么继续抽丝剥茧,根据我大胆的判断,真相就是英国人太死心眼,没把五环外当北京。别笑,我非常严肃的,最有的情况可能是这样,像我们这样住在五环外的北漂族,平均工资计算进去了——我们是拉低平均工资的主力军,然而平均房租没有计算进去,所以会出现北京平均房租是平均工资1.2倍这种丧心病狂的情形。理论上来讲,收入最top的那些群体早已经纷纷买房,高端租房市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体量,能有这种不正常的数据(超过第二名两倍左右),真的就是我说的——英国佬统计的时候忽略了大规模偏远地区的租房人士——“我们要统计北京“市区”的平均房价嘛,你看那一圈之外就是郊县了千万不要算进去”。我们看一下排名第五的上海,这个可能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据,毕竟北上广深,除了广州房租稍微友善点,另外三个都是一个水平的。

当然,这个更反映了一种悲哀,绝大多数普通白领的工资都无法负担起三、四环核心地段的房租,他们要么以空间换时间——我租老、旧、破、小的房子;要么以时间换空间——租在偏远地带。据上文中提到的那个调查组织统计,北京工作人口平均往返通勤时间为104分钟,仅次于墨西哥城位居全球第二位。正在五环外某间小破房子里打字的我表示,终于有一条指标我能赶在平均线上了,我感到并没有那么欣慰。估计就是英国佬看了看地图觉得,这一圈是周边郊县,我们没有必要去统计那边的房租了,然后统计工资的时候去那些主要的CBD写字楼…………然而我们外来打工群体最重要的居住地不外乎就是回龙观、天通苑、通州这些地方,这是拉低平均房租的主力军啊!




我们来看一下中国人的统计数据,这个数据应该比上面那个1.2倍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旗下中国房价网公布的2016年2月“全国住宅租金行情城市排行榜”。

按照北京69.27元的租金价格算,如果租一套50平方米的一居室,大概一个月需要3463.5元。如果两个人合租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要4848.9元,每人得分摊2424.45元。————想想自己的月收入,依然是一笔让人心头一颤的数据。

再来看看这个,数据来自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家庭微观金融调查(之前文章里引用过CGSS的调查,结论完全相似):



数据来源:http://www.chfsdata.org/data/cn/usersLogin.aspx

在北京,中国最富裕的地区,月收入5000以上的也只有27%的人群,而全国,这数据是8%。那么我们就可以有个直观的感受了,究竟有多少人能够享有北京平均房价水准以上的房子?北漂里究竟有多少人能够一人租一间3500元水平的一居室————要知道,这可是平均水平的房租。

不管你信不信,这就是数据。我们生活中可能总会注意到获得风光靓丽、随随便便年入百万的成功人士,然而这终究是极少数人士,主要在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即便你前面已经只有1%的人了,你还是感觉到自己被茫茫多人生赢家的碾压。所以说不要让错觉骗了自己,数据不会说谎。

路透社对北京房租成本居首有了一番评析,讲有些北京居民则通过非传统的方式,来应对激增的住房成本,有的人选择在公寓大楼没有窗户的小型地下室里居住,甚至曾有人居住在下水道里。

冰冷数字的背后反应的是愈演愈烈的贫富差距和地域割裂。



(二)公正?

相比而言,北京土著们的生活可谓优越了很多,最起码的,省掉一笔房租,就能让自己生活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比较了一下我外地的同事和北京本地的同事,外地同事大多都在抱怨“月光”,而本地同事大多都能“攒下钱来”,毕竟吃家里的住家里的,省下这笔钱逢年过节去国外度度假,还是很滋润的。我相信当年这条新闻都让像我这样漂泊在外、无产无业、居无定所年轻人羡慕不已: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学业结束后,我们都是需要工作来维持自己日常生活的,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怀有朴实愿望、进大城市打工的劳动者来说,稳定工作、衣食无忧、有车有房、婚姻圆满、子女教育有着落,是一个个的进阶目标,能全部满足的基本上就算是北漂的成功人士了,当然有些人怀着改变世界的梦想啊、自我实现的愿望啊毕竟不是大多数。然而这个北京初中生,家有14套房子,可以说基本不需要奋斗就已经满足了绝大多数人们梦想。

近年来,诸如“房二代”、“拆二代”等说法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我跟有些朋友交流的时候他们也在困惑,我们家(三线城市或者县城)也有两三套房子,为什么我没感觉自己是房二代呢?为什么我要回家这房租就养不活我自己,而北京这种地方一套五环两室一厅的房子租出去,养活一个北京成年人就绰绰有余呢。

我给他们算了一笔账,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集中体现在房租成本上。看我们除了房租以外的生活成本:吃的,基本上都是一个价格,像北京上海这样交通便利的大城市有时候水果肉类价格还要比小城市便宜(真的),像肯德基、星巴克、超市卖的薯片、奥利奥,全国都这么一个价格,顶多差个五毛一块的;衣服,优衣库全国一个价,阿迪达斯也不会说小城市比大城市便宜;交通,北京地铁现在是涨价了,但是公交一块钱的水平也是全国的平均水平吧。所以说除去房租,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和小城市的生活成本相差无几,因此同样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你在你家一千块钱一个月,在北京七千块钱一个月,你说为什么你不是“房二代”呢?

我在《被吞噬的中产阶级》一文中指出了高房价的吸血之处,正所谓“一座房子毁灭一个中产阶级”,而对于外地青年来说,高房租无疑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买房需要积累,然而每个月我们的高房租已经把可积累买房的钱拿出去了,所以说,就像我在《生而贫穷》这篇文章中讲的巴菲特的“卵巢彩票”理论,投胎啊真是一门技术活。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只是在列举事实,那么本文要探讨的正题就来了:一线城市如此居高不下的房价合理性何在?是否公平?

美国著名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有一本著作,《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书中他高度提炼了以亚当斯密、洛克等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理念,提出了自由市场哲学的道德观:一个现象是否公平、是否合理、是否到的,只需要评判其是否拥有初始的正当性和财产转移的正当性,只要满足上述两个条件,那么这种现象就是合理的、公平的、正义的。

诺齐克向人们所熟知的分配公正观提出了挑战,为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提出了一套道德哲学上的辩护。他反对模式化的公正理论,而支持哪些尊重人们在自由市场中所做出的选择。

如果按照诺齐克的理论,怎样分析一线城市超高的房租呢——首先,条件一,初始的正当性是不是满足呢——很明显,我高价买来的房子,我有国家认可的产权,我当然具有财产的正当性。条件二——是否满足财产转移的正当性——总所周知,市场经济下,商品价格会根据供需关系上下调整,大城市为什么房价高啊,因为所有人都愿意往大城市跑啊,这里有最好的工作机会这里有花花世界十里洋场,你既然愿意来大城市打拼,那就默认要承担我这高房租的负担,我们也来去自由既往不咎啊,既然我们都是在市场行为下自愿的契约行为,那北京上海的高房价你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西方经济学地租理论认为,土地的自然供给是固定不变的,它不会随着土地价格的变化而变化。我们都知道西方经济学价格理论中经典的“供给-需求”的交点就是价格的形成:



地租,可以表述为土地服务的价格,因为土地的总量就是指地球可利用的土地总量,以现在的开发程度而言,土地的供应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固定值,是无法变动的。因此,从宏观的、简单化的模型来看,土地的供给曲线是垂直于X轴的直线:





这就意味着,随着需求的增加,地租包括土地价格注定会水涨船高。其他商品的需求增加会导致价格上涨,这时逐利的生产者们会纷纷进入这个行业,导致供给增加最终形成平衡价格。然而土地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个极端稀缺的资源,稀缺到可以抽象成垂直X轴的直线,这也就注定了大城市房租的价格随着城市化、外来人口的迁入,注定会永无止境的涨下去。

不过,自由主义经济者们也分为两派,一部分就如上述所说,认为高房租、高房价是合理的、公平的市场选择;另一部分依然以自由主义市场道德观为出发点,提出了相反的观点。

评判是否公平合理的两个条件:评判其是否拥有初始的正当性和财产转移的正当性。首先高房租是由高房价导致的,而高房价就没有初始的正当性。这些自由主义经济学者们认为,高房价本身就是有特殊利益集团干预的非市场结果。众所周知,土地财政在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而政府干预的高地价是高房价的最根本原因。同时,能拿到城市土地的地产商绝非一般,哪一个房地产大亨不是有一些不可细说的政商关系,哪一次土地拍卖不是有一些不能明谈的利益交换。就看最近十年的贪官落马的案件,多少是在批地建房的项目上出了问题。

当然,究竟是高房价带动了高地价,还是高地价导致了高房价,学者们也众说纷纭。认为前者的就倾向于房价的合理性,那就是我们这一段的第一种观点;而也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政府一直以来,总是要把地价定在一个高水平,就是要让你普通老百姓去消费,就是要让你们拿出半生积蓄,就是要让你们拼命工作还房贷,就是要用高房价来带动中国经济,这是一种非市场行为。

就比如说我们闲谈的时候,总会听到这种声音:十五年前我家附近房价一千一平米,现在涨到两万,早知道我那个时候多买一套,现在还不赚翻了。但是再仔细想想,十五年前工资大几百块钱,想要买起一套房子就竭尽全力了,何谈再入一套呢,跟现在买房的难度并未有所减少。

这一点在香港最为明显,跟香港的房价一比,北上广深就是小巫见大巫。跟美国的金融资本占主导地位不同,香港的所有经济命脉已经被大地产商把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家族”,这些垄断大地产商们会严格的控制土地供给量,明明香港的新界有70%左右的荒地,但是大地产商控制的特区政府就是不批地建楼。他们会雇佣无数高智商高学历的高材生们,经过一个严格的计算,得出香港的房屋保持在怎样一个供应量能维持一个高价格,供应量和价格存在一个什么比例能够保证我最大的利润。毫无疑问反市场的行为一直以来招致多方批评,但是有什么用呢,人家就是垄断,随你骂去好了。

再看下我们那个供给需求曲线,房价过高会导致销量减少,这个是肯定的,如果大家都买不起房了那么地产商靠什么盈利呢?不要紧,香港就是最典型的通过降低房屋面积来降低房屋的总价的。不好意思我们这个每平米的单价是不变的,三十平米你买不起,那我们还有十五平米的你买不买啊?十平米的总可以了吧?你总得要个住的地方吧。











(这是香港16平米的公寓样板图,想象一下7.5平米的有多大)

对于这些垄断大地产商们“反市场”的种种事例罄竹难书。比如说特区议会迫于压力批了某块土地用于住宅用地,这些地产商们就会暗中资助一些香港的环保团体、远足团体之类的组织,去抗议、静坐、示威,再搞一点什么煽情的文章发在御用媒体上,大致说什么这一片地有这么多的树,树孕育了多少昆虫多少鸟儿,你竟然把他们砍了去盖房子,等到有一天,我想带我的儿子去远足,竟发现香港没有一片绿地………………我是发现香港年轻人有些弦绷得不是特别紧,这么一煽动马上就有不少人去要建房的那个地方静坐示威,然而这些静坐示威的大多也都是住十几平米“猪笼房”的人……

就是马克思那句话,资本家们会竭尽一切办法要把劳动者们剥削的一无所有。



(三)马克思的地租

无论是古典自由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他们来诠释高房价、高房租的核心逻辑是“市场”两个字,但是另一个流派的马克思则自成一套体系,他来解释这个问题的核心同样也是两个字——“剥削”。

虽然马恩经济理论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形如水火,但是马克思依然指出,亚当斯密在经济学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指出了,在市场经济中,地租会参与资本的形成。

地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由于使用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这里就有两条可以解读的地方,首先它是剩余价值,按照马克思的定义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剥削的;其次它是超于平均利润的部分,就是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要共同分享这些剩余价值。马克思按照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把地租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类。总地租就是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之和,级差地租是由对较好质量土地经营权的垄断而获得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

说了这么多“地租”你们别搞晕了,马克思语境下的“地租”跟“房租”是两个概念,地租是土地使用权的价格,就是地产商从政府拍得土地的价格,因为所有权还是国家的,出让给开发商的只是使用权。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有三个:①不同地块肥沃程度的差别;②不同地块距离市场远近的差别;③同一地块追加投资的生产率的差别。大城市的高房价就是级差地租的表现形式——一线城市的土地“肥沃”,这里的土地距离市场近(较好的工作机会),那么自然北上广深等地肥沃土壤的地租就是要比其他地区高出一个档次。

马克思对地租的分类,主要以资本主义大生产时代的农用地为例做了说明,对于城市地租问题的分析未及展开论述。不过他在述及非农用地地租时已指出:“凡是有地租存在的地方,都有级差地租,而且这种级差地租都遵循着和农业地租相同的规律。”至于城市建筑地租的特征,“首先是位置在这里对级差地租具有决定性影响”。发达工业化地区会产生较高的级差地租,资本家们也会从中攫取更大的剩余价值。

那么这个剩余价值从何而来呢?我们可以继续套用马克思对农业用地地租的解释——工人建造商品房,它的成本是多少?可以说,跟现在一线城市动辄几万一平米的房价来比,建一栋楼工人的工资、建筑材料的成本可谓是微乎其微——那么这一部分就是剩余价值。不过与传统剩余价值不同的是,传统工厂中工人创造了100的价值,资本家拿走60,那么我做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建筑业工人创造了100的价值,资本家卖到了10000,然后给了工人90。我们买房者、租房者也是劳动人民,我们的劳动所得中用来缴房租、还房贷的部分,也属于被大地产商们剥削的剩余价值。

从宏观的城市经济来看,城市开发的要点就是摊大饼,把城市越摊越大,把居民从市区赶到郊区去。如马克思所说的,“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实行的城市‘改良’是通过下列方法进行的:拆除建筑低劣的房屋,建造供银行和百货商店等等用的高楼大厦,为交易往来和豪华马车而加宽街道,修建铁轨马车路等等;这种改良明目张胆地把贫民赶到越来越坏、越来越挤的角落里去。……房屋投机分子开采贫民这个矿山比当年开采波托西矿山花的钱还要少,赚的钱还要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而把居民赶到郊区,又为开发郊区的土地提供了机会。在引用列宁一段话:“拿发展得特别快的大城市近郊的土地来做投机生意,也是金融资本的一种特别赢利的业务。在这方面,银行的垄断同地租的垄断、也同交通运输业的垄断结合起来了,因为地价的上涨,以及土地能不能有利地分块出售等等,首先取决于同市中心的交通是否方便,而掌握交通运输业的,是通过参与制和分配经理职务同这些银行联系起来的大公司。”所以在开发郊区的过程中,建设密集的交通网络是一项必须的先行措施。对于现在的城市,就是地铁修到哪里,房价涨到哪里。为什么政府有那么大的兴趣搞城市“摊大饼式的建设”,而不是对一个地方进行小而精的规划,提高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因为摊大饼这正反里外的全是巨额的GDP啊。

所以,当郊区也开发得差不多了,房价已经涨到了相当程度,人口已经密集到相当程度了,这个时候,就提高交通费用了。通过在城市开发中的相互勾结和配合,各种资本集团都从中获得了好处,从居民身上不放过任何一点攫取利润的机会。利益集团雨露均沾,谁都有好处。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城市开发成了资本的盛宴,资本攫取了巨额的利润;政府从中获得的好处也不比任何资本集团更少一些。而从中受到侵害的,就是失去土地的农民,赶去郊区居住的市民。

恩格斯有一部著作,《论住宅问题》,在书中恩格斯指出,一切历史时代的被剥削者,几乎都无例外地遭受到住宅缺乏的威胁。在资本主义时代,工人阶级本来已经很恶劣的居住条件,因人口大量涌进城市而更加恶化,不仅房租大幅度地提高,甚至难于找到住所,这不仅伤害了工人,也打击了小资产阶级。最后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把工人阶级的一切要求,包括解决住宅问题的要求同无产阶级革命和消灭私有制联系在一起。

再来看看马克思是如何讲19世纪英国伦敦的住宅问题吧:

在伦敦,几乎没有一所房产不寄生着无数的“中间人”。伦敦的地价总是大大高于土地的年收入,因为每个买地的人都抱着投机的目的,指望迟早会按审定价格(即征用时由陪审员确定的价格)再把地抛售出去,或者会由于靠近某个大企业而能诈取异常高的价钱。结果是,买卖快到期的租约成了一项经常的交易。

……每家一间,往往还要再收房客。这样一来,居民就都被塞到不是专为他们盖的、完全不适合他们住的房子里,周围的环境的确会使成年人堕落,使儿童毁灭……

毫无疑问,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因,是人们住得过于拥挤和住房肮脏不堪。工人常住的房子都在偏街陋巷和大院里。从光线、空气、空间、清洁各方面来说,简直是不完善和不卫生的真正典型,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耻辱。男人、妇女、儿童夜晚混睡在一起。男人们上日班和上夜班的你来我往,川流不息,以致床铺难得有变冷的时候。这些住房供水不良,厕所更坏,肮脏,不通风,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














(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北京井底人”)

马恩两位先哲以宏大的眼界,首先肯定了现代大工业把先前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或手工业者变成一个完全没有财产、只靠出卖劳动力才能维持生存的无产阶级这正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进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77页)。但是躺在历史进步上不思进取是不行的,生产力发展了,我们追求的还是一个更加公平、更加有效率的新时代——这是所有有识之士们共同的追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20世纪7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恢复了对地租理论的继续扩展研究,其中对新地租理论最杰出的诠释莫过于大卫·哈维的著作《社会正义与城市》。哈维的观点是,是土地价值决定了土地的利用,土地价值的变化是在一系列制度因素的参与下,“由特定的权力关系决定的”,从而批评了新古典理论注重资源配置的效率,忽视制度因素在地租形成过程里的作用。哈维的城市地租理论的出发点是将土地看作“纯粹的金融资产”,而不是再像马克思那样强调“土地作为生产资料或生产条件”的地位与作用。土地一旦被视为金融资产,便与股票、政府债券等投资对象一样,成了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这一变化也相应地改变了土地所有权或地租与资本积累的关系,毕竟,与马克思时代的土地关系不同,当今世界的房地产产业已经成为了支柱产业之一,除了与建筑业、制造业有着休戚相关的联系,还与金融行业剪不断理还乱,美国的次贷危机不就是房贷引发的么。用哈维的话来说就是:“将土地解放出来,使之隶属于生息资本的流通,并将土地市场、土地利用以及空间的竞争纳入资本的一般流通过程。

基于此,哈维提出了“阶级-垄断地租”的概念,包括引入了“绝对空间”的概念证明了为什么房价、地租属于“垄断产品”和“垄断价格”。这里要想说明白了又要两万字出去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那本书,这里直接放出结论:哈维的结论是,当代资本主义城市地租,面对的是一个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形成的不同阶级结构。而地租的直接来源也不再是由直接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而是包括了无产阶级工资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收入。对无产阶级而言,一方面他们要在直接生产领域中遭受资本家的剥削;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再生产领域,即在购买或租用住房时还要遭受地产资本家的剥削。

关于哈维的理论,再多说一小点,书中哈维用大量篇幅分析了作为资本积累的地租从“初级循环”(the primary circuit of capital)到“次级循环”(the secondary circuit of capital))的结构性条件,其中房地产作为金融资本的超大体量,致使超大规模的固定资本集聚地沉没在静止的城市空间中,使其极其缺乏流动性。一旦滞留在初级循环中的过剩资本引发经济运转不畅,将会导致大规模的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无产业支撑的都市营建环境会瞬间由繁荣沦为“鬼城”。







(四)虎口夺食

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批判了蒲鲁东主义者把住宅承租人对房主的关系和雇佣工人对资本家的关系混为一谈。他论证了承租人与房主不是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而是一种单纯的商品买卖关系。承租人即使是工人,他和房主的关系,也不是以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出卖者身份与房主对立,而是商品交换的关系。换句话说,不要抱怨你房东给你的房租高,房租高的根本是因为房价高。

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获益者只有地主和资本家二元体系,而工人(也就是买房者、租房者)可以就是提供剩余价值的被剥削者。然而在我们举得这些在中国的例子中,毫无疑问房屋拥有方也成为了高房价的受益者,近年来各大媒体也开始关注所谓“拆二代”的现象:




相信我们身边都有这样举不胜举的例子,本身生活很普通的农民、小市民,因为商品房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一下分到了四五套住房,瞬间从城市的底层变为了全国的富裕阶层。但是要知道,就在几年前,新闻关注焦点还不是这些“暴利拆迁”,而是“暴力拆迁”,多少因为拆迁死、伤的案件,多少拆迁补偿款不到位导致失地居民无家可归,多少白菜价买去了一个人一辈子的财产,我们来看看这些血淋淋的案件:

2009年11月,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金华村村民唐福珍,在面对政府不断逼近的破拆队伍时,一次次举起油桶,把汽油浇在身上,要求停止强拆,对话协商解决拆迁争议,但是拆迁方并没有理会,最终唐福珍选择了在自家天台上“自焚”。而当时的成都市领导就是因为大力推进拆迁而被坊间称为“李拆城”的李春城。

2010年10月底,复旦博士孟建伟的父亲孟福贵因遭遇暴力拆迁被害。而同时被打伤的邻居武文元,左手四个指头被打断,全身多处淤青。孟建伟记下了武文元的回忆:“10月30日凌晨2时左右,孟福贵听到有人用挖土机推他家后墙,就来把我叫醒,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就有十来个人翻墙进入院中,把两人打倒在地……”

2011年1月8日凌晨,江苏盐城市滨海县82岁离休干部刘太香家的两间房子遭遇夜间强拆,曾是新四军敢死队队员的刘太香抱病“出阵应战”,不明身份的拆迁人员逃跑了。在“缴获”的挖掘机里守睡了一夜后,刘太香决定在网上拍卖这个“战利品”以补偿损失。





据最高法院披露,近五年来法院所受理的80余万件行政纠纷案件中,围绕拆迁引发的案件占比超过40%以上。

就这么说吧,二十年前城管暴力执法绝对是城市一大公害,为什么近年来这种新闻少了,就是因为网络不断的曝光、巨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当政者不得不做出整改。为什么暴力拆迁的新闻少了,而因为拆迁获得巨大收益的新闻多了,就是因为没有获得权益的失地群众在闹,闹大了,闹出了人命,惊动了舆论,让既得利益者不得不权衡自己的成本收益。反正房地产本身就是一本万利,闹得这么大也不好作生意,那么还不如把万利里面的三两利分给拆迁户,反正最后是买房的人买单,皆大欢喜。现在暴力拆迁不是没有,但是多集中在偏僻的城市和农村,现在拆迁户们躺着过日子的幸福生活,好不夸张的说,都是他们那些再暴力拆迁下的前辈们用血换来的。既得利益者最精明了,没有足够的压力,他们是不会吐出嘴里的骨头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权益是要我们去争取才能的来。我想我已经说得够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