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5日 星期四

漳泉械鬥與板橋林家的故事

 這幾天參加了學科中心辦的台灣古典文學&混合命題的研習,研習的部份另外找時間寫,想先講講在研習過程中得知的另外一段歷史故事。

在出題練習的時候,我選到了清代台灣詩人李逢時的〈漳泉械鬥歌〉,原文如下:

漳人不服泉州驢,泉人不服漳州豬。
終日紛紛列械鬥,田園廬舍相侵漁。
臺灣自昔稱樂土,漳人泉人久安處。
邇來強悍風氣殊,更望何人固吾圉。
甯長敬,林國芳,挾富挾貴無王章。
艋川搖動鯨鯢竄,蟲沙猿鶴罹奇殃。
我聞干豆有古寺,土人於此驗災異。
今年鐵樹又開花,械鬥從中有天意。
天意冥冥不可解,紅羊換劫總堪駭。
殺人如草死如眠,骷髏屯積血飄灑。
君不見,漳人泉人鷸蚌持,
粵人竟得漁人利,漳人是豬泉亦豬。
又不見,長敬國芳號令行,
漳泉各受二人制,泉人是驢漳亦驢。

這首詩的內容沒有很難,大致上是以旁觀者的角度評論他所看到的漳泉械鬥。李逢時認為漳州人與泉州人應該要在台灣這塊樂土上和平共處,不要因為擁有富貴權勢者的煽動而大動干戈。有些人悲觀地認為不斷出現的械鬥是不可解的天意,只能看著這些劫數發生,坐看骷顱遍地、血流漂杵;但是李逢時認為械鬥明顯是人為造成的,同為閩人的漳州人與泉州人看不透這件事而彼此械鬥的結果,就是被粵人(客家人)漁翁得利。

這首詩的美學價值並沒有很高,但是作為紀錄清領時期台灣民間風氣的古詩,卻有蠻重大的意義。吸引我注意的是這首詩裡面兩個人名「甯長敬、林國芳」,搜尋了一下,發現甯長敬是當時淡水廳的地方官員,管轄新竹以北區域,林國芳則是板橋林家發展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有趣的事情是,儘管械鬥已經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在我搜尋資料的過程中卻明顯地看到從漳泉兩方立場建立的論述。漳州派的論述中,林家為了躲避發生在艋舺的械鬥,將發展重心南移,並在板橋建立豪宅(林家花園),沒想到不但沒有得到和平,反而讓械鬥蔓延到板橋、新莊地區。林家與地方人士捐錢建築板橋城,保衛自己的家園,抵禦泉州人的入侵,沒想到清朝政府卻想要追究當家林國芳的責任,林國芳一時氣急攻心,就心臟病發死了,年僅三十七歲。在這個故事裡,林國芳是性急熱血、保衛家鄉的武勇派。

然而在泉州派的故事裡,事情卻不是這樣子的。林家在板橋的一系列動作被視為漳州人擴增地盤的行為,儘管林家一開始曾經將自己擁有的土地平等的租給漳、泉人,林國芳卻決定收回繳不出佃租的泉州佃農土地,將之轉租給漳洲人。一來二去,就成了難解的糾紛,各地泉州人大舉進攻板橋,雖然沒有成功,卻引起清廷注意,並追究林國芳這個地方仕紳的責任。泉州人嘲諷林國芳聞風心臟病發而死,有「第一驚(怕)死林國芳」之說。

作為板橋居民,免不了比較同情林家。林國芳本人曾經凝視著新店溪沿岸的火光與人潮,感慨地說:「分類之禍,為害大矣。二十餘年來,或分閩、粵,或分漳、泉,所爭者少不平耳。一閩人唱之,眾閩人從之;一粵人動之,眾粵人同之;一泉人鬥之,眾泉人攻之;一漳人爭之,眾漳人乘之。於是地無寧地,人無寧人。稼樯不收,民生日削,長此以往,我先人所啟之地,將淪為無間之獄矣。然今日之戰,不可不戰。今日不戰,則明日之和無以致。和之不成,漳泉無噍類也。

他其實看得很清楚,械鬥之勢既成,便不可不戰。他說「今日之戰,不可不戰。今日不戰,則明日之和無以致」在不可消解的衝突中,可能只有激烈的戰爭與重大的傷亡,才會帶來長久的和平。他說這些話的時候,是否已經看到自己即將死去的未來?

為什麼和平這麼難?在李逢時詩中挨罵的甯長敬、林國芳,有沒有盡到他們應盡的責任?械鬥的「罪人」到底是誰?這些都是很有意思而難解的問題,而討論這些問題,可能才是討論到這段歷史的時候應該側重之處。

回到李逢時的詩,雖然他諷刺「相信械鬥為天意不可避」的鄉民,但是在能看見大局發展的人眼中,這些戰爭,是否正是「天意冥冥不可解」呢?

(圖:械鬥後林家後人為消弭漳泉宿怨而建的大觀書社,招收漳泉子弟就讀)



2021年7月8日 星期四

中國飯圈十日遊記

 很少看劇(包含台日韓歐美中劇)的我,六月底的那個週末因緣際會下點開了Netflix的《山河令》。通常我看影集都是一口氣乾完,熬了一夜之後很快地把這部劇瀏覽完畢了。影集本身我覺得還可以,劇情和剪輯上有很多缺點,但是角色塑造是真的好,兩大男主角的形象都很豐滿,我尤其喜歡周子舒沉穩內斂又深情的表現,忍不住跑去查了這幾個人的相關資料,隨之直線掉入所謂的「RPS」(真人同人Real Person Slash)的圈子裡,連續看了十天的資料。(累死人了!)

說實話這十天中看到的東西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

除了比較常見的影集內容、拍攝花絮、衍生營業活動(粉絲服務)、周邊商品之外,中國獨有的「飯圈文化」把追星這件事情變得複雜了起來。《山河令》的兩位主演張哲瀚和龔俊儘管在娛樂圈沉浮多年,不過在因這部戲走紅之前是沒什麼人看得見的「糊咖」,劇播出走紅之後瞬間「漲粉」十倍以上。人們開始關心他們的微博消息,創作戲劇的衍生作品,大量的討論兩人的相關訊息,有專業的「站姊」守候在機場、拍攝場地。《山河令》本身是耽改劇(修掉所有直接的性互動的BL劇),粉絲們很快就發現這一對演員的互動不只是在「營業」,兩人感情好之外,也不吝於自然的表現出來。因為中國廣電總局對於同志題材的壓制,以及社會主流的反同氛圍,很快地就在粉絲群體中展開了他們是否「甄姬」(真的是男同志)的討論。除了常見的粉絲群(兩人各自的粉絲、兩人劇中配對的粉絲、兩人真實配對的粉絲……)互戰之外,論戰的廣闊和深入真的是讓我看得目瞪口呆。

我大概沒有能力在短短的幾百字裡面把整體情況歸納出來,只能說我有限理解到的狀況。每個粉絲群體在意的東西都不一樣,兩人各自的粉絲在意他們拍攝的戲劇、綜藝、音樂作品的表現,會因為支持他們而去買他們代言的產品,忙著做粉絲後援會發布的各種「刷榜」任務。純粹的劇粉回頭去追小說、進行二次創作,在小群體之內玩得不亦樂乎,也有很多人直接成為RPS(真人配對粉),他們給自己一個名字──浪浪釘。在「浪浪釘」這個粉絲群體中,除了花很多時間蒐集各類媒體、社群媒體上的蛛絲馬跡,整理出兩人從相識到相愛(沒辦法證實或證偽,但是視為相愛)的各種故事之外,也會憑自己的理解(腦補)創作各種梗、各種小故事。有些小故事真的是很扯,然而因為兩位演員本身就很有親和力,也喜歡用各種暗號在網路上跟粉絲互動,導致粉絲們被搞得暈頭轉向,分不清楚自己的腦洞究竟只是腦洞還是真的。

「自從開始嗑他們倆,我就沒睡過一天好覺,頭都禿了。」許多粉絲們都這麼說。

身處台灣,其實我很難理解事情為什麼會發展成這樣,同時也對這些粉絲們的入侵性感到驚訝。台灣沒有「明星直播帶貨」的風氣,主要是網紅和專業的直播主在做這件事,也很少有大品牌會走這樣的路來銷售。然而中國大陸的品牌銷售直播活動邀請明星坐鎮,除了賣明星的臉和才藝之外,比較厲害的直播主持人也會把節目做成比較深度的訪談,暴露明星在傳統媒體上比較少見的「真實」那一面。龔俊和張哲瀚在過去幾個月的各自帶貨直播當中,許多次展現了「沒辦法讓人不認為他們兩個在談戀愛」的狀態,熱烈的浪浪釘們除了熱情購物之外,也屢次在聊天室裡玩ID梗幫他們秀恩愛。龔俊本人面對這個問題是比較大方坦蕩的,明白的表示「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唸的」。然而發生許多次之後,最終決定不再有「抽獎唸觀眾ID」的環節。然而尷尬的是,浪浪釘群體中認為「確有此事」、並且拿出來玩梗的事情,根本就沒有辦法被明白的討論到底有沒有這件事,導致這個群體和其他的粉絲群體之間存在巨大的認知落差,經常引發衝突。只喜歡其中一人的粉絲群體嘗試多次將輿論風向「帶離山河令」,卻屢屢被經歷過山河令之後的兩位演員自身「打臉」,因為他們在這部電視劇之後,已經明確地建立了於公於私都存在的厚實聯繫。

支持自家/對方商務、抵制對方商務、早點解除綁定、大家一起見證愛情……各種紛亂的訊息和立場各自出現。不過比起2020年同樣因耽改劇而大紅的肖戰所經歷的227事件,現在的各種混亂可能還在「和諧穩定共榮」的範圍內。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個台灣人視角無法忽視的元素──中國共產黨。

我沒有很了解中國飯圈,只能就我這十天到處「遊歷」看到的東西來講。對比於選秀、歌手出身的肖戰、王一博,張哲瀚和龔俊與中共政權的關係其實更加緊密。(我認為可能是因為前者市場出身,後者長期不受市場青睞,一直都有在接政府標案造成的差異)在剛過去的七一中共百年黨慶,張哲瀚發布了電影【1921】的主題曲〈紅船〉,為中共政權獻聲。他在這部宣傳電影【1921】中扮演毛澤東的朋友蕭子升,儘管只有五分鐘的戲份,卻因為最近的走紅,被中共的宣傳部門拿來打廣告。龔俊本人是個小粉紅,經常在自己的社群媒體平台上發表粉紅立場的言論。7月1日發生香港維他奶員工刺傷員警後自殺的事件之後,他的工作室立刻發表了終止合作的聲明,表明「堅決維護社會穩定和祖國利益」的立場。

黨媽永遠都在看著所有人,對於台灣藝人,可能是在某個議題時有沒有正確表態的問題,但是對於中國藝人,總是要正確表態、熱烈擁護,才是常保安康的生存之道。

黨媽也在看,看著遊走在「敗壞風紀」的底線之間的耽美題材怎麼舞的。五月中的時候《山河令》劇組在蘇州舉辦了主題演唱會,網路傳言有主管部門規勸藝人們最好「行為收斂」點。

張哲瀚在演唱會的最後很感性的對龔俊講了一段話:「雖然我比你大一點,然後我不知道未來你會遇到什麼事情,或是遇到什麼困難,但是我希望你能一直保持你的初心,然後保持自己的個性。以後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或是需要什麼……哥哥幫助的地方,我一直都在。」龔俊顫抖著雙手擁抱了他。

演場會後的慶功宴裡,張哲瀚cue龔俊用一首歌形容自己的感受,他們唱了幾句:「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拼命,愛拚才會贏~~」

不管他們「拚」的對象,是保守的社會風氣、複雜的「飯圈」,還是走在鋼索上的網路輿論風向,確實都是還蠻辛苦的。之所以會一頭栽進這兩個人的故事裡,其實也是因為他們在複雜中展現的純粹,想要守護彼此的那種心情的純粹。

我自己應該很難長期關注中國的娛樂圈,或是看很多中國拍攝的影集、綜藝,這十天真的是很奇特的緣分。

是為記。

PS.就在我打這篇文章的同時,張哲瀚工作室發表聲明,要告在網路上毀謗他名譽的網友。因為網友認為他「不愛國」、「精日份子」,支持張哲瀚的粉絲則是找出他日常支持祖國的言行來證明他有多愛國。

2020年2月29日 星期六

【教學】武漢肺炎時期可以放的紀錄片

雖然我的任教科目並不是生物或健教,但是面對影響生活如此巨大的疫情,保持關注以及對人群反應的觀察也是很重要的。利用剛開學,大家對意興闌珊不太想上第八節的時刻,選擇播放一部SARS紀錄片,搭配簡單的學習單,讓大家思考疾病對於公眾生活的影響,以及個人在這樣的浪潮中的感受。

教學上的思考點:

◆武漢肺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尚在傳播中,目前對於這種病毒的了解有限,傳播途徑尚未完全查明,沒有疫苗、沒有確定的解藥,但是可以從與他類似的幾種病毒及疾病推測。在病毒學上引發COVID-19的病毒被稱為SARS-Cov-2,武漢肺炎與SARS、MERS屬於同一病毒家系,經常被拿來相提並論。綜上所述,決定選擇介紹SARS的紀錄片做教學使用。
◆自古以來人類就不斷與疾病戰鬥,疾病也影響了戰爭、政治、生活方式、審美觀......等方面。文學的發展也和流行病有很大的關係,比較有名的例如薄伽丘的《十日談》(黑死病)、卡謬的《瘟疫》(鼠疫)、馬奎斯《愛在瘟疫蔓延時》(霍亂),中文的《紅樓夢》女主角林黛玉得了肺結核,明代散文家歸有光在〈先妣事略〉中也有提到,自己母親娘家因為瘟疫的關係死亡大半,家族沒落。
◆適合高中生閱讀,半科普、半故事性,和瘟疫有關的讀物是以下幾本:
致命廚娘:不要叫我傷寒瑪麗
下一場人類大瘟疫:跨物種傳染病侵襲人類的致命接觸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經典讀物)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 (台灣人類學家劉紹華著,這本的故事性比較強,比較易讀)

課堂播放紀錄片:

課堂播放影片:《SARS追追追》(片長50分鐘)
影片介紹:公共電視台,SARS追追追
片源:YouTube
優缺點:由於現在的高中生沒有經歷十七年前的SARS,不知道病症的特性和傳播方式,聚焦在院內感染和公眾反映的「和平風暴」及系列紀錄片並不適合。(除非另外進行介紹)
這部紀錄片是英國Chanel 4拍攝的,的主軸是放在SARS如何從廣東、香港傳播到加拿大,隨著傳播過程的發展介紹病毒特性、病徵、傳播方式、各地醫院的反應、政府的應對措施以及受隔離者的心理反應等。介紹得很全面,科普性也不錯。
唯一的缺點就是,由於這部紀錄片拍攝的時間比較早,當時還未查明SARS病毒的來源是由蝙蝠→果子狸→人類,片中推斷可能是由雞鴨或豬隻身上的病毒造成傳染的資訊是錯誤的,需要附註說明。
另外由於拍攝年代比較早,整體節奏比較慢,某些類似的論點不斷重複出現。現在學生習慣快節奏,大約30分鐘之後有些學生會睡著。

搭配教材

資料講義(部分班級沒有使用,有點浪費紙,可用電子閱讀)
簡單的學習單(高中生大約15分鐘可寫完,回家功課一天交)



2020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讀書】天橋上的魔術師

書籍資料:
作者: 吳明益 
出版社:夏日出版 
出版日期:2011/11/3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80元

公視最近拍攝(尚未上映)的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以吳明益的小說為本,紀錄1961~1992年間曾經存在於台北西門町中華路上的中華商場的故事。

因為最近影集即將上映,高還原度的片場是否多保留一陣子等討論,讓我對這本書燃起了興趣。逛書店的途中順手把這本書帶了回來,花了幾天的時間讀完了。

中華商場並不曾存在我的記憶裡,等我跟西門町熟稔起來的時候,已經是【西街少年】的時代了。看著臉書上比我年長的朋友如數家珍般的懷念文,感覺真的很遙遠。或許可以有一點類比的回憶是我小學時對面的商場大樓,放學的時候穿過雜亂的商場可以節省五分鐘的時間,裡面賣著各式零食、電動,對於小學時的我來說充滿了神秘的吸引力。也有各式各樣奇特的傳聞,諸如幫派、毒品,年幼的我們其實分不太清楚現實與幻想之間的差異(例如遲到的路上看到臉色蒼白的年輕女人正在食用一袋糖,幼時的我認為她一定是吸毒的),但這些都隨著商場拆除、改建、又拆除、又改建而消失了。

我想中華商場也許就像這樣吧,我抱著這種心情讀這本書。

張大春在推薦序中提到這本書是「結構精嚴」的故事,貫穿整本書九個故事的是中華商場天橋上擺攤賣藝的流浪魔術師,有時候他是故事的主要人物之一,有時候他是不起眼的小配角,有時候他融合在背景中,不仔細看就難以發現。除了魔術師之外,不同故事中的角色會分別在別的故事中出現,在上一個故事生龍活虎的主角,到了下一個故事才發現原來幾年之後他的命運這麼慘。這種寫作手法有一點《儒林外史》(以「儒林」貫串,人物交錯出現)的味道。

吳明益的小說是那種留白得恰到好處的故事,有明確的故事性,卻又不把話得太死,讓你自己去猜這個故事到底在說什麼。這幾個故事多少都帶有一些魔幻色彩,例如魔術師的「真的魔術」,在廁所裡畫的直通九十九層的電梯,會跑走的石獅子,透明的金魚,住在商場天花板的貓,打破霓虹燈之後流出有顏色的光。在偏向寫實的故事描述中加入一些帶有寓言意味的事物,讓整個故事的層次更加豐富。

在這一連串的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唐先生的西裝店〉這一篇,雖然這篇沒有魔術師,但是有貓。唐先生三十多歲時流浪到台灣,開了一家西裝店,故事中六十多歲的他溫文爾雅,有時候會讀英文書,西裝店也是商場中少數有裝門的店家。作為故事敘事者的「我」是個七八歲的小孩,在躲貓貓的過程中闖入唐先生的西裝店,偶然發現了唐先生店裡的天花板上竟然住了一隻貓,優雅的長毛白貓,被唐先生視為戀人或孩子般寵愛。貓不親近人,除了唐先生跟住在隔壁的「我」和「哥哥」之外,從來沒有人看過她,有人接近就一溜煙似的躲進天花板裡。

「我」家曾經是舊書店,後來改成賣牛仔褲,「哥哥」長大成人後繼承了服飾店的牛仔褲生意,在店裡的天花板也撿到了一隻貓,逐漸養馴了,但也不親人。隨著長大成人逐漸疏離的兩兄弟,因為貓又有了共同話題,也因為貓想起了唐先生。唐先生的貓後來消失了,貓走了之後一年,唐先生也走了。貓就叫「貓咪呀」,沒有另外取名。其實,這是個蠻外省味的稱呼呢。

人與人之間的交集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羈絆也沒有那麼深厚,像現在,我跟我爸媽和我弟交集最多的話題,好像也是我的貓。

這本書的每個故事仔細讀都挺有意思的,但是畢竟我沒有經歷過中華商場的那段時光,只能當作老照片看吧。之後或許會去開放之後的片場參觀一下,總覺得好多前輩在敘述中華商場的時候,是用一種類似談論香港九龍城寨的口吻說的。


2019年2月10日 星期日

【讀書】李黎《昨日之河》

Readmoo分享書連結:昨日之鑰

這本書是在板橋捷運站的行動圖書館一時興起借的,裡面有幾篇文章之前我備課的時候看過了,總體讀起來還是非常喜歡。(她的文章收錄在翰林版國中國文課本〈孩子的鐘塔〉,以及高中國文課本〈愛之淚珠〉。在教學要用到之前我有讀過她的書,但沒有特別感覺,備課之餘額外去找來看之後,覺得這個人很有意思。)

李黎的家庭背景和我有點類似,她的父母親是來自江蘇的士大夫之後(祖籍安徽),父母親之間是表親關係。而我的祖父母是安徽的士大夫之後(祖籍江蘇),祖父母之間也是表親關係。全家人逃難來台,移居鳳山(現在劃歸高雄市)之後因為父親的公務員身分,一家人暫住在發配的日式建築裡,書中大約有一半左右篇幅的故事,就是紀錄她在鳳山度過的十歲以前時光。而我穩定交往中的男友老家也在鳳山,看著書中的敘述,一邊想著跟男友走過的街景,就覺得那些場景離我並不遠。

這本書的主題其實是「童年」,對於李黎來說,童年的人事物其實與往後發生的種種現象有所聯繫,並不只是「小時後發生的事」。她在書的後記中寫道:「童年什麼時候永遠終結呢?對我來說,是當世上最後一個帶你走過整個童年、扶持你成長的人永遠離去,你的童年不會再延續,不會再有追挽,印證,或者來自另一個人的記憶分享......。直到那時,童年真的是永遠永遠消逝,不留任何餘地的終結了。」

從影響家族命運的對日抗戰、國共內戰、以及之後的大逃難寫起,她的童年在百般矛盾中落腳於台灣南部的鳳山小鎮,失去所有家產的小家庭在父母親、奶奶的努力下重新生根,並逐漸跟台灣的人事物建立起連結。李黎寫她的鄰居、她的同學、奶媽、畫家師傅,寫她童年時的觀察和奇想,寫各種小事物。可以從她的文字中感覺出來,她對國民黨的統治有許多不滿,敏銳地察覺到當時社會氛圍中的壓抑與矛盾,但是她沒有選擇用大的命題或政治語言談論這些矛盾,而是選擇從小故事中揭露矛盾,展現人性的那一面。例如寫到「國語政策」,她觀察到國小校園裡奉命懲處「說方言」的人,但是「日語」算不算方言?連老師們都一天到晚「說方言」,又該怎麼辦?

這種看待人事的態度,可能正是她後來的政治選擇的遠因。

李黎小小的家中隱藏了不少秘密,如奶奶當初拋夫隨子來台,藏了滿腹對爺爺的怨懟;又如她自己的身世,藏了二十多年,直到到了美國之後,才由朋友對她揭露──你不是你父母親生的。(細節就請大家看書吧:D)

這種仿若當年流行的爛俗小說情節,卻真實的降臨在李黎身上,雖然驚訝,但她倒也坦然地理解了這一切,並且更加敬重自己的「父母」。在文革結束之後,她回中國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建立了與家鄉的親人的連結;但是這時候的李黎,因為在美留學時參加保釣運動而被列入黑名單,不能也不敢回台灣(她的家)。李黎寫母親來美國看她,寫母親漂泊的一生,最後老人家選擇落腳上海,有了讓自己安心的小窩,得以終老。讀到這裡,我在想,出生在中國、成長在台灣、安家在美國、回中國尋根的李黎,到底認為自己的「家」在哪裡呢?

從「當下」(2019)的語境來說,李黎的生命經驗和她的選擇並不容易被台灣「太年輕」的讀者理解。用粗暴的角度來看,她就是個仍然養尊處優的大小姐,在五零年代成長起來的台灣人中間,誰有機會從小畫國畫、寫毛筆字?哪個父親去完美國出差,給女兒帶一大箱雜誌,甚至陪著女兒學英文?而被台灣這塊土地餵養了十幾年,為什麼最終選擇離開台灣,甚至死後魂歸大陸?(或許每年仍然回台灣看醫生用健保?)

然而,我覺得在閱讀過程中冒出的這些粗暴問題,正顯露了這本書可貴的地方。很多人都忘記了當年的社會氛圍,「國民黨」是作為什麼樣的存在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而在國民黨背後,對於「戰爭」的恐懼,又是如何影響了至少兩代人的生活。

對於李黎來說,這本書的意義可能是她探索自己的過去、追尋童年、懷念長輩們;但是對於我來說,這本書是理解台灣社會1950~1970前後的社會生活的鑰匙之一。我認為這本書可以取代(或者接續)常作為中學生推薦讀物的林海音《城南舊事》、琦君《紅紗燈》,為女性觀點的日常文學作品補上一塊拼圖。

2018年7月13日 星期五

【讀書】自由(by 法蘭岑)


書籍資訊可自行google,作者是強納森‧法蘭岑。

相關書評:顏擇雅〈導讀美國年度小說《自由》

1.2018/7/13  算是引言

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法蘭岑的作品,上次讀它應該是2012年到13年左右,這次重讀之前,我連書裡的主要劇情內容都忘了,只記得一些讓我覺得震撼的片段。

上次讀的時候因為正在面對與我父母之間的衝突,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女主角佩蒂如何選擇了一個她或許並不是那麼愛的人,與他共結婚姻,相伴終身。另一個部分是佩蒂的兒子喬伊,如何在掙扎中尋找自我,既不是上流社會的那群人,也跟父母給予他的不一樣。

這次重新翻開這本書,發現自己讀到的東西有許多不同。

2.2018/7/9  派對強暴


上次去屏東的時候,在舊書店看到了法蘭岑的《自由》,一時想念,就買了回來。這一週在蒼白中前進的時候,總是有意無意的拿起來翻一翻。

這次我讀得很慢,但也不意外。不曉得為什麼,明明是情節濃度很低的小說,法蘭岑卻總是可以把每個小細節寫得很有趣,無法加快腳步。

我覺得《自由》是他寫得最好的一本長篇小說,《修正》的情節有些部分太過超現實,《純真》我好像沒有讀,或是有讀但我忘了。他的散文集我也買了幾本,但總是嚥不下去,像是困在躁鬱症與中年危機中的前文青的喃喃自語。(前幾年有留意到美國文壇對他不滿的報導,我覺得很正常,他就是該死的還沒老,白男。)

我還記得我把這本書推薦給我在中國田野期間交到的最好的朋友,她是個自費出版詩集的詩人,讀完之後她說:「我不太懂......我覺得還好?」為此我暗暗覺得可惜,但她當然不懂,她又沒有經歷過民主社會裡因為各種主義和觀點而與父母發生的唇槍舌戰。

我記得這些與書有關的細節,但是小說本身的內容卻忘了大半。這次再讀,就好像把衣櫃中當年最喜歡的衣服挖出來穿一樣,衣服沒有變,可是卻不如想像中的那麼完美,袖子鬆了,表面有點褪色,聞起來有股樟腦味。

過了一個星期,我還沒有(再次)讀完。

可是這次,讓我比較震撼的部分是女主角佩蒂青少女時期的派對強暴,以及隨著她身體成長,她對於男人的慾望的覺醒。

為什麼老是派對強暴呢。美國社會裡的派對強暴也太多了吧,可以不要再開派對、不要再喝酒、不要再吸毒了嗎。他們的中產父母就不能限制他們嗎?(充滿各種矛盾的困惑)

我也很好奇,台灣社會裡的女孩子,是在什麼情況下結束自己的第一次的。

至於我眼前的小朋友們,我知道的事情是,沒有認真讀書的可能在國二或國三,在高中交到男女朋友的,也許就發生在這個暑假,這兩個月。我其實不知道。

3.2018/7/13  無趣男人的婚外情

看到沃爾特在無望的婚姻裡準備走向拉麗莎的那一段。

我覺得我應該把這段故事看完再寫感想。沃爾特和現在我的男人有一點像,在忠誠和堅持自己的信念那方面。我也和佩蒂有一樣的擔心(?),知道自己和這樣的男人並不是百分之百契合,但是愛情跟婚姻畢竟不太一樣,重點是如何組成「團隊」共同面對生活上的各種問題。沃爾特跟佩蒂很明顯地都在面對中年前的危機,佩蒂做了這麼多年的家庭主婦,當孩子逐漸長大成人,她只能面對看似一事無成的人生,尋找新的方向;而沃爾特在找尋他的人生志業和成就,他現在總算有能力毫無掛慮的追求自己的理想了,大叔殘餘的成熟魅力讓他擄獲了年輕的拉麗莎的心。

有點疑惑於他們兩人的婚姻怎麼會變成這個模樣,我先偷看了結局,知道他們最後會回到對方身邊,但先往下看吧。

4.2018/8/13  無法離開的青梅竹馬

七月底從台中回來之後我感到很焦慮,








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

【電影】國家的誕生 The Birth of a Nation

電影【國家的誕生】,有著這麼硬的標題,但是內容卻是歷史紀錄片。我個人覺得如果要類比的話比較像【賽德克巴萊】在台灣的意義。
本片改編自尚麥克賈尼瑟雷斯特的同名小說,主要內容講述美國南北戰爭前三十年最重要也最慘烈的黑奴武裝起義。主角奈特‧杜納(Nat Turner)從小有幸接受教育,長大後成為黑人牧師,在自家農場講道。農場沒落後也成為奴隸主的「搖錢樹」,四處旅行講道,藉此安撫遭受虐待的黑人,讓他們順服於白人。隨著旅行的地方越來越多,奈特看到越來越多黑奴的真正命運,男人被強迫勞動,女人被強暴,小孩成為玩具,而他只能繼續引用白人叫他說的聖經文字,勸他們順服。
終於在自己的妻子、母親與自己身上也遭受暴行之後,他決心走上反抗之路。奈特組織了一幫人搶奪武器、殺死白人農場主和女人、兒童,佔領農場進行陣地戰,不斷招募同伴。反叛的幾天中大約殺死了五十幾人,接著而來的便是軍隊的鎮壓,奈特的夥伴和其他被株連的黑人被殺了兩百多人,奈特自己躲藏了兩個多月後仍然被抓到(片中看起來是自己投案的),隨即被審判為「殺人魔」,處以絞刑。被他啟蒙的黑人小男孩在三十年後投入南北戰爭中,為解放奴隸而戰。
DVD收錄的映後談裡原著作者問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奈特是我認為解放奴隸過程中重要的英雄,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認為,大部分的人都只知道他是個『殺人魔』,為什麼?」拍攝這部片,就是重新把這個故事訴說一次,算是美國社會中的轉型正義吧?
我覺得這部片蠻重要的,比起收錄在課本中李家同的雷文〈勢力與偏見〉好了不知道幾千幾萬倍。片子有點長,不曉得有沒有一些奈特的紀錄短片可以在段考後放給學生看。在認識美國奴隸制的議題上,這部甚至比【自由之心】還要好得多。


----------------------
寫得很快,之後有空再來補細節吧,總之我個人還蠻喜歡這部電影的。

另外,後來才回想起來,這部片曾經有過導演是強暴犯的爭議。參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