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6日 星期五

血性少年

土城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分類械鬥盛行之處,根據《淡水廳志》的記載,土城、板橋一帶的漳州人經常與新莊、樹林、蘆洲等地的泉州人定期械鬥,經常有死傷、焚毀屋舍等事。為了平息當地的仇恨,板橋當地最大家族林家才出錢建了大觀書社,邀請漳、泉知書達禮的人士參與並且通婚,後來日治時期由於日本警察的壓制,械鬥才慢慢平息下來。除了漢人群體內的問題之外,土城也是原漢衝突的前線,「土城」之名就是漢人用來對抗原住民而修築的「土城」。

我不知道土城少年喜歡打架跟清朝遺風有沒有關係,但他們確實充滿草莽之氣。開學到現在已經發生了好幾起打鬥事件,去年11月還有校外人士介入談判的案例。前幾天在辦公室裡聽到國三導師在談他們班的學生:「某某這幾天沒來,因為他被打到住醫院啦!不過他沒來我變得好輕鬆,哈哈!」還有一些老師談起畢業多年的學生:「前幾天在路上被一群小混混模樣的人攔住,我還以為要被搶劫了,沒想到帶頭的人喊:『老師!我是XXX啦!』害我嚇掉半條命。」老師辦公室裡也流傳著一些本地地痞流氓家族之間的傳奇故事,某某三兄弟或某某姊妹,國中時期如何大鬧學校,高中時又如何如何之類的。

與這些年長的「兄弟」相比,我教的國一學生通通都是小朋友辦家家酒等級的事。不過他們最近也出了一點事,某兩班的男生之間彼此互看不順眼相約打架,雖然最後沒有真的打起來,但這件事情被師長知道之後,領頭的那群人都被記了小過,現正處於「反省」階段。

他們覺得自己有錯嗎?就我的觀察應該是沒有。他們之間有一種另類文化和價值觀,如果要類比的話可能類似於《學做工》裡面的「工人文化」,大小過、交過的女朋友、跟哪個角頭名人是朋友,都是他們正在累積的「勳章」。以國一的學生來說,這種世界觀還在慢慢凝聚、形成的過程,總體來說他們都還很乖,大部分的壞習慣也都還沒學到。許多人只是在上學與補習班的空檔中說說屁話,慢慢認識人,慢慢培養自己的兄弟圈。

我一直在想,對他們的世界來說,到底添加什麼樣的價值觀進去會是最好的?以傳統教育學的觀點來說,這種「次文化」是必須加以整治、摧毀的對象,拆掉他們彼此之間建立的社會連結,將它們擺放進「正常」社會中的位置。但同時很明顯的是,「正常」社會中設定的成就系統並沒有他們容身之處,他們只能以失敗者或類似於失敗者的方式生存。

我覺得他們身上有一些細節很可愛,比如總是會顧到群體之中的弱者,並且可以公正的評價「學校主流文化中的被霸凌者」(某某某很煩,難怪他會被討厭,但他其實人還不錯,只是比較白癡而已)。樂於分享且充滿創意,如果有更好的方式可以開發他們的專長就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